健康生活

常晃呼啦圈內臟會脫垂?又是忽悠

專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于領

“別練啦!轉呼啦圈基本上都是在腹部運動, 時間長了會造成胃下垂或者子宮下垂!”網上一則傳言, 讓不少熱衷塑身運動的型男靚女們花容失色。 練了這麼久, 難道我已經內臟下垂了嗎?常晃呼啦圈是不是真的可以局部減肥?對此, 記者特別採訪了康復醫學科專家, 尋求真相。

玩呼啦圈導致內臟脫垂?沒有科學依據

針對網路傳言,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物理治療學組組長,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于領給出否定意見。

他分析指出, 呼啦圈又稱健身圈, 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歐美、澳日等地。 由於其輕便美觀, 練習活動占地不大, 很快成為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項目。 它很有節奏感、韻律感, 可以配合音樂, 讓人得到放鬆。 熟練者能獲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較好的運動與發展, 能有效提高人體腰、髖、膝關節的靈活性、柔韌性, 從某種程度也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和其他運動帶來的良性改變。

普通老百姓晃呼啦圈, 一般是掛在腰上, 這是一種腰椎的環狀運動和骨盆運動, 多平面、多關節共同參與, 在這個過程中, 關節肌肉一般會出現協調收縮。 但是, 如果各關節還沒預熱理順, 就容易出現急性肌肉拉傷, 小關節錯位, 表現為急性腰扭傷症狀。

“每個內臟都有自己的位置, 並有系膜等結構固定‘兜住’, 晃呼啦圈會導致內臟脫垂沒有科學依據。 ”王主任表示, 大多數的子宮下垂可能是因為生產過程過長、生育孩子過多的經歷及自身因素如盆底發育不完全或者受損傷的容易患子宮下垂, 年輕人或正常情況下較少出現子宮下垂的。 轉呼啦圈也不會引起胃下垂, 但是最好不要飯後馬上練習, 也不要大範圍地運動, 否則腸胃也是吃不消的。 “可能本身有胃腸道疾病、胃下垂, 內臟功能性疾病或結構性疾病的市民, 如果做完呼啦圈有不適感, 可以諮詢醫生, 看看適不適合再繼續。 ”

學看“靶心率”, 呼啦圈也能減肥

很多人認為, 呼啦圈可以讓人得到腰部的運動,

實現腰部局部減肥, 其實這也是減肥的誤區。

“脂肪消耗要靠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才可以實現, 哪個局部的減肥, 都需要通過全身的有氧運動才能搞掂。 ”王主任表示, 如果想通過晃呼啦圈減肥, 那麼晃動的速度、幅度都要達到有氧運動的消耗量。 ”王主任給出了一個金標準——靶心率, 假設某個人的靶心率是90-130次/分, 那麼運動後的即時心率至少要達到90, 才能算這次運動屬於達到有氧運動水準。

●詞典

靶心率

如果您是健康成年人, 您的最大心率大約為220-年齡, 運動時不宜超過最大心率。 為了獲得心血管的益處, 您應該把心率定在60%~80%最大心率範圍, 這個區域叫靶心率。

靶心率計算公式

您的最大心率=220-年齡您的靶心率=最大心率×0.6至0.8如果您的靶心率是100~120次/分,

就是說有氧運動時的脈搏應保持在100~120次/分。 運動時您可以數10秒鐘的脈率, 乘以6就可以換算出1分鐘的心率了。

提醒

幾種人不適合呼啦圈

呼啦圈並非人人都適合。 王主任提醒, 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骨質增生, 下肢嚴重關節障礙, 椎體腫瘤, 骨腫瘤、結核, 或者有高血壓、低血壓的人以及心臟病患者最好不要轉呼啦圈, 可以選擇其他一些舒緩的運動來代替。 上了一定年齡的人, 骨關節肌肉結構已經退行性變化, 晃呼啦圈可能會誘發一些問題, 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等, 要慎重。 其實, 呼啦圈並不是減肥的首選運動, 科學減肥包括適宜運動、合理飲食、作息規律。 一般人肥胖都是因為過量飲食, 在均衡營養後,

對於年齡偏大的人, 最適合的路上運動是快步走, 運動強度指標:達到靶心率。 其次是水中運動, 游泳池的溫度在28攝氏度左右, 冷也是一種能量消耗。 而且水中運動可以減少關節負荷, 特別是下肢關節。 年輕人則可以選擇慢跑, 也可以用靶心率來測試。

晃呼啦圈前要充分熱身

王主任特別提醒, 晃呼啦圈前應先做熱身運動5-10分鐘, 主要是拉筋運動。 記住, 晃完還要再做一次拉筋運動5-10分鐘, 作為整理運動, 可以有效地控制好運動損傷。

其他要注意的事項:

1.著裝:穿上運動裝, 作為皮膚保護層。

2.呼啦圈材質, 宜輕不宜重。

3.鍛煉次數從少到多。 可以分3-5組來做, 達到靶心率的零界點, 可以休息一組。

4.兩個方向等量練習:如果總是往一個方向晃呼啦圈,

久而久之可能會影響脊柱的健康, 如椎體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