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不能一發熱就吃清開靈

在談到中成藥盲目濫用話題時,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說:中成藥是中醫藥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 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則, 以中藥材為原料, 按照規定的處方、生產工藝和品質標準生產的製劑。 它是中藥現代化的產物, 也是臨床用藥的一種重要選擇。 由於其療效確切、使用方便, 因而臨床應用極為廣泛。 但如果對其缺乏全面瞭解而盲目濫用, 則可導致療效降低、無效或嚴重不良反應。 目前, 臨床不合理使用中成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問題 辨證不足 一發熱就吃清開靈

劉清泉院長認為, 目前中藥應用的最大誤區之一是辨證不足, 不能對證用藥;如清熱解毒類藥物, 很多人治療感冒時喜歡用清開靈、雙黃連、銀翹解毒丸等等。 但不經過中醫辨證論治而盲目地濫用這些寒涼藥物, 會導致苦寒傷陽, 損傷正氣, 嚴重的還會引邪深入, 加重病情。

很多醫生對所開具的中成藥藥物組成也不甚瞭解, 對功用主治一知半解, 甚至望文生義、主觀臆測, 僅憑藥名或說明書主治病名就貿然使用, 或用純西醫的觀點使用中成藥, 盲目擴大用藥範圍, 使用中成藥不加辨證, 甚至完全脫離中醫藥理論體系。 一見發熱就開清開靈, 不知同為發熱, 人體卻有寒熱虛實之分。

其實, 臨床上能治療感冒及各種感染性疾病的中成藥並不只有清熱解毒藥一類,

能發揮相應療效的中藥很多。 這是因為中醫治療疾病從來不是針對單一的病原體, 而是針對人的整體情況進行調節;而同為感染性疾病, 病因也不全是熱毒, 也有可能是濕熱, 也有可能是血瘀等等。 現在大家開始重視抗菌藥的濫用, 相較於抗菌藥, 目前對清熱解毒類中成藥的過度應用同樣值得重視, 臨床上濫用清熱解毒中藥導致病情加重的並不少見。

劉清泉院長講:“辨證論治”是中醫學治療疾病的根本方法, 是聯繫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的紐帶。 中成藥是根據中醫藥理論組方而產生的, 所以, 應用中成藥應該以中醫辨證施治理論為指導, 而不能簡單地按藥品說明書上的適應症,

不經辨證, 盲目用藥。 如果不辨證施治或辨證不足, 有時不僅不能奏效, 還會產生不良反應。

但是在現實當中, 同一種中成藥, 中醫大夫開出來的是中藥, 西醫大夫開出來往往就變成了西藥。 為什麼?因為中醫、西醫大夫用藥的理念不一樣。 辨證施治是中醫學的精髓, 臨床運用中成藥必須依據“熱則寒之, 寒則熱之, 虛則補之, 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