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深秋如何防潰瘍病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統稱潰瘍病, 是人們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 據統計, 人群中約10—12%的人患過此病。 隨著寒意漸濃的深秋及冬季的到來, 潰瘍復發或合併消化道出血者明顯增多, 值得高度警惕!

深秋與冬季, 由於寒冷的刺激, 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 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 耗熱量增多, 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 食欲改善, 食量增加, 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 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深秋及冬天外出, 氣溫較低, 且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 可以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

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 營養供應減少, 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 對潰瘍的修復不利, 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同時寒冷的季節裡, 大多數人喜歡熱食, 如吃火鍋, 喝熱粥等, 特別是有人常以燒酒禦寒, 更是火上澆油, 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 可促使潰瘍面擴大加深, 使病情加重, 如潰瘍損傷血管就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因此, 潰瘍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 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該病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病, 因而專家們主張對潰瘍病進行維持治療, 尤其是既往有過多次復發者, 應作為維持治療的重點對象。 可於每晚睡前服雷尼替丁150毫克(1粒), 時間最少一年, 寒冷季節更應堅持。 或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同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養,

保持情緒穩定, 避免負性情緒;注意勞逸結合, 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改善胃腸血液供應;注意防寒保暖, 特別應注意腹部保暖;堅持定時定量進餐, 食物冷暖適宜, 切忌暴食和醉酒, 同時要避免服用對胃腸粘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