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處暑養生/補氣4招!初秋的養生原則

處暑, 是夏天結束, 轉向秋天的時節(約在國曆8月23、24日)。 白天高溫炎熱, 入夜漸感涼意, 氣候的轉變讓不少人這段時間開始容易感到疲倦、提不起勁。

不同于春天的雨水與夏天的濕氣, 初秋風大加上濕度降低, 天氣偏燥熱。 中醫認為秋氣主燥, 肺燥氣虛, 容易耗氣傷陰, 因此情緒容易低落, 身體上感覺四肢沒力、容易昏昏欲睡。

補氣4招!初秋的養生原則" alt="處暑養生/補氣4招!初秋的養生原則" />

順應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天氣變化, 「養、收」是入秋的養生原則 。 提供4招提神補元氣的好方法:

早臥早起 儲存元氣、讓心情平靜

想要在初秋有好精神, 可以先從睡眠時間調整起。 《黃帝內經‧素問》就說:「秋三月…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使志安寧。 」建議人們可以跟著雞的活動規律, 早睡早起。

因此, 清晨儘量早起迎接陽光, 吸收陽氣與能量, 增加抗病力。 秋天晚上忌諱熬夜, 因熬夜會增加燥氣,

儘量晚上10點半就上床睡覺。

要儲備一天的體力, 中午適當小睡是可以的。 小睡能減輕壓力、增強記憶力、振奮心情, 也讓下午工作可以更有效率。 根據研究指出, 最適當的時間是30分鐘, 不超過一小時。

慢跑、游泳 養神又排濕

壢新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威達在《 四季養生小百科 》一書裡說, 秋冬季節適合放鬆的運動 , 最好能不帶任何思緒, 讓身體自然運作。 因此像慢跑、游泳這種具有緩慢、持續、動靜協調的運動就很適合秋天。

此外, 這些運動能將夏末秋初藏在身體裡的濕氣引出 , 減少濕疹、香港腳等皮膚問題產生。 運動本身可強化脾臟的運作, 加強腸胃蠕動, 幫助身體消化與吸收食物養分。

按壓穴道 搭配精油助提神

按摩穴道也可以幫助提神。

按壓百會穴(頭頂正中央凹陷處)、太陽穴(頭部側面, 眉尾凹陷處)、印堂穴(兩眉之間)、風池穴(頭後方枕骨下兩條大筋凹陷處)與神門穴(手掌下方豌豆骨內側)都有助於提振精神。

想要醒腦時, 也可以利用精油輔助, 按壓上述穴道, 又以薄荷、薰衣草、茶樹精油的效果最好。

龍眼、茄子 補元氣的好食材

處暑是龍眼盛產的季節。 中醫認為, 龍眼味甘, 性微溫, 能消除疲勞, 增強記憶力。 工作若需要耗費大量腦力, 吃龍眼可以達到補益效果。

不過因為龍眼也有補血功能, 熱性體質者應以攝取一份為限(10到13顆), 否則容易上火, 反而難入眠、暴躁易怒。

早晨來一碗粥, 可兼具補充水分與潤燥, 是處暑節令的理想料理。 吃粥有助於健脾胃、補中氣,

令人一整天神清氣爽。

《龍眼肉粥》

食材: 龍眼肉5錢、紅棗5顆、白米適量。

做法: 所有材料一起煮成粥, 放少許冰糖後食用。 有補益心脾氣血的作用。

除了龍眼, 茄子也是消除疲勞的蔬菜, 食用時可以搭配雞肉, 加入味噌拌炒, 也是一道美味又增強活力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