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專家講冬季養生宜天人相應

核心提示:寒冷的冬季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專家介紹, 冬季養生適宜天人相應, 以達到保持機體陰陽相對平衡的目的。

冬三月, 從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時日, 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 尤其是三九, 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 萬物生機閉藏, 陰氣盛而陽氣潛伏, 人體新陳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準, 同化大於異化。 那麼, 在冬季如何做到“天人相應”, 以保持機體陰陽相對平衡呢?

調養情志動靜有度

祖國醫學認為, 腎主水, 藏精, 在志為驚與恐, 與冬令之氣相應。 《·六節髒象論》說:“腎者主蟄,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心主火, 藏神, 只有水火相濟, 心腎相交, 方可神清心寧。 因此, 在冬月閉藏之時, 應調養心腎, 以保精養神。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就是要人們避免各種干擾刺激, 處於淡泊寧靜狀態, 方可使心神安靜自如, 含而不露, 秘而不宣, 給人以愉悅之美。

由於冬季朔風凜冽, 陰雪紛紛, 易擾亂人體陽氣, 變得萎靡不振。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冬天易引發抑鬱症, 使人情緒低落, 抑鬱寡歡, 懶得動彈。 這就要求在情志養生方面, 應做到, 在風和日麗的天氣應到外面曬太陽, 堅持適度鍛煉和參加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並注意動靜結合, 動可健身, 靜可養神, 體健神旺, 可一掃暮氣,

精神振奮, 充滿朝氣。

起居有常心身安康

冬三月, 應以斂陽護陰, 養“藏”為原則。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清代石成金在《養生鏡》中告誡人們:“冬三月乃水藏閉澀之時, 最宜固守元陽, 以養真氣。 ”這就要求在起居方面, 做到作息有時以順乎自然規律。 早睡以養人體陽氣, 待日出後起床以養陰氣。 有利於人體“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

在穿戴睡臥上要注意防寒保暖,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有“冬衣伸足臥, 則一身俱暖”的名言, 穿的內衣、棉襖、棉褲以純棉布為宜, 和暖貼身, 再套上外衣, 可抵禦寒冷;冬季手腳易凍, 外出要戴手套;鞋襪宜保暖透氣、吸濕性好, 鞋底要防滑, 腳暖則一身皆暖和舒暢。 冬季北方多睡火炕, 近些年來用電熱毯者日益增多,

無論採取哪種, 以溫度適宜為好。 同樣, 無論是用火爐、暖氣或空調, 室溫宜18℃~20℃左右, 且忌溫度過高, 以免內擾陽氣, 使之外泄, 或積熱于內, 形成陰虛火旺, 痰熱瘀血, 至春就會發溫病、時病、或誘發宿疾複來。 此外, 冬令養生要特別注意節制房事, 以固護陰精。

冬練三九筋骨強健

“冬練三九”, 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鍛煉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 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 多喝藥一碗。 ”實踐證明, 冬天怕冷, 終日緊閉門窗, 戀床、睡懶覺, 或在空氣污染的室內通宵打麻將、玩撲克, 極易導致體質迅速衰退, 抵抗力下降, 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而長期堅持冬季鍛煉的人, 耐寒力強, 不易患感冒、支氣管炎、肺炎、凍瘡等病,

也是預防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良方。

冬季鍛煉, 要因人因地制宜, 如身體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 可在室內鍛煉, 做強身按摩、導引、練氣功、保健功、在陽臺上打太極拳等;凡是身體好者都應積極到戶外鍛煉, 如長跑、競走、武術、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 少年兒童可選擇跳繩、踢毽、跳橡皮筋、做遊戲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冬泳, 這是一項融空氣浴、日光浴、冷水浴為一體的鍛煉方式, 當肌膚受到冷空氣、冷水的刺激後, 會急劇地收縮, 隨後又擴張, 皮膚變得潮紅。 請莫小覷這一現象, 可是極好的血管體操, 對改善和增強血管的彈性, 促進血液迴圈, 保護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並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對體溫的調節功能,

抵禦寒冷的侵襲;還可使造血機能得到加強, 預防貧血, 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鍛煉時要注重自我保健, 冬天早晨外出鍛煉, 以太陽出升後為宜;不要在寒潮過境時的大風、雨雪、大霧中鍛煉。 冬季鍛煉要注意預防感冒、凍傷, 尤其是中老年人、兒童不要在冰雪路滑的場地上跑步、玩耍, 以免摔傷和發生骨折。 鍛煉前應作好準備活動, 活動肢體, 以防止肌肉、筋腱拉傷和關節扭傷。 開始鍛煉時不可脫衣服, 待運動身上暖和時再脫去厚衣服, 運動後要及時穿上, 如內衣被出汗浸濕應更換衣服。 外出活動時應戴帽子、耳套和手套, 以防皮膚凍傷。

核心提示:寒冷的冬季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專家介紹,

冬季養生適宜天人相應, 以達到保持機體陰陽相對平衡的目的。

科學進補、身體如虎

我國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 是防病強身的傳統方法。 冬是腎主令之時, 要順應腎主閉藏, 藏精及冬至後陽氣萌生的自然規律, 適度地冬令進補, 可滋養五臟, 扶正固本, 培育元氣, 以促使體內陽氣的升發, 增強抵抗力, 起到預防開春溫疫流行的作用。

冬令進補首先是食補, 採取食補者應先請中醫進行診斷, 根據機體的陰陽盛衰、虛實寒熱, 因人而補。 偏于陽虛者, 以羊肉、雞肉等溫熱食物為宜, 可起到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效。 《飲膳正要》認為, 冬季宜服羊肉粥, 以溫補陽氣。 偏陰虛者, 以食鴨肉、鵝肉為好。 鴨肉性甘寒、有益陰養胃、補腎消腫、化痰止咳作用。 鵝肉性味甘平、鮮嫩鬆軟,清香不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鵝肉可“利五臟,解五臟熱,止消渴。”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諺語。此外,鱉、龜也是滋陰佳品,可適量食用。值得提及的是,多數認為冬令只吃肉類才算進補,殊不知,肉類食物屬於酸性,如天天以牛、羊肉和禽肉進補不利於健康。所以,要配合各種粥及瓜果蔬菜食用,如玉米紅薯粥,小米紅棗花生仁粥、菜粥等,常吃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油菜、菠菜、鮮藕、綠豆芽、食用菌等。葷素搭配既有利於酸堿平衡,又可預防冬季維生素a、b2、c缺乏症。

其次為藥補,採用藥補者更應分清陰陽、氣血虛實,辨證選用。屬於氣虛者可服用、等補氣藥,如可用,每日3~5克,文火煮沸20~30分鐘,每日服用1次,連服4~5天。陰血虛者可服阿膠,將阿膠250克,放入350毫升黃酒中浸泡2天,然後加入清水250毫升及適量冰糖,置鍋內隔水蒸燉至全部溶化,冷卻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加開水送服。若服用中成藥,屬於心陰虛,心悸失眠者,可服天王補心丹;腎陰虛、常盜汗者,可用六味丸;心脾兩虛、氣血雙虧、頭暈納差者,可服歸脾丸或十全大補丸等;陽虛四肢厥冷者,可選用鹿茸膏、金匱腎氣丸。若採用藥酒進補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質的寒熱虛實,分別選用十全大補酒、國公酒、枸杞酒、苡仁酒、蟲草補酒、酒、參茸酒、酒等滋補性藥酒。一日1~2次,每次以25毫升為宜。

(責任編輯:徐曉宇)

鵝肉性味甘平、鮮嫩鬆軟,清香不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鵝肉可“利五臟,解五臟熱,止消渴。”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諺語。此外,鱉、龜也是滋陰佳品,可適量食用。值得提及的是,多數認為冬令只吃肉類才算進補,殊不知,肉類食物屬於酸性,如天天以牛、羊肉和禽肉進補不利於健康。所以,要配合各種粥及瓜果蔬菜食用,如玉米紅薯粥,小米紅棗花生仁粥、菜粥等,常吃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油菜、菠菜、鮮藕、綠豆芽、食用菌等。葷素搭配既有利於酸堿平衡,又可預防冬季維生素a、b2、c缺乏症。

其次為藥補,採用藥補者更應分清陰陽、氣血虛實,辨證選用。屬於氣虛者可服用、等補氣藥,如可用,每日3~5克,文火煮沸20~30分鐘,每日服用1次,連服4~5天。陰血虛者可服阿膠,將阿膠250克,放入350毫升黃酒中浸泡2天,然後加入清水250毫升及適量冰糖,置鍋內隔水蒸燉至全部溶化,冷卻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加開水送服。若服用中成藥,屬於心陰虛,心悸失眠者,可服天王補心丹;腎陰虛、常盜汗者,可用六味丸;心脾兩虛、氣血雙虧、頭暈納差者,可服歸脾丸或十全大補丸等;陽虛四肢厥冷者,可選用鹿茸膏、金匱腎氣丸。若採用藥酒進補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質的寒熱虛實,分別選用十全大補酒、國公酒、枸杞酒、苡仁酒、蟲草補酒、酒、參茸酒、酒等滋補性藥酒。一日1~2次,每次以25毫升為宜。

(責任編輯:徐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