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秋季咳嗽 吃什麼藥好

那麼, 不同類型的咳嗽都該選用什麼藥物, 咳嗽後多久需要服藥呢?

咳嗽後應何時用藥

人體呼吸系統受到病菌感染時, 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被排出體外。 所以, 一般性的輕度咳嗽, 可先不用藥物治療, 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適當進食一些養陰生津之品, 如百合、蜂蜜、梨、蓮子、銀耳、葡萄及各種新鮮蔬菜等, 少吃辛辣燥熱之品。 銀耳大米粥、蓮藕大米粥、山藥大米粥、大棗銀耳羹, 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 均有一定的潤燥止咳作用。

但如果咳嗽超過一周, 並且發作較為頻繁, 出現咽喉疼痛、聲音嘶啞、胸痛等症狀,

最好及時用藥, 以免症狀加重。

吃咳嗽藥一定要對症

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多種, 病因不同, 治療方法和用藥也不同, 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

單純性無痰乾咳 常選用咳必清, 用於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頻繁咳嗽和百日咳, 有局部麻醉的作用。 無成癮性, 使用較安全, 不適用於多痰患者, 否則易引起積痰過多, 加重病情。 一次服藥作用可持續4~6小時, 青光眼病人慎用。

多痰性咳嗽 多痰性咳嗽是由慢性氣管炎等引起的, 可選用祛痰止咳藥, 如碘化鉀、祛痰合劑、痰易淨等, 切勿選用單純強力止咳藥, 以免病情加重。

哮喘性咳嗽 此類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麻黃素、氨茶鹼、喘定等, 同時配合其他藥物綜合治療,

如哮喘病人精神緊張可加用鎮靜劑, 如舒樂安定等;炎症性哮喘咳嗽者必須加用抗生素, 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阿奇黴素等。

治療咳嗽的中成藥有哪些

風寒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痰稀, 氣急咽癢, 伴有頭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發熱、無汗、肢體酸痛等症狀。 治宜疏風散寒, 宣肺止咳。 一般可選用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 每日2~3次, 成人每次20毫升。 服藥時忌吃生冷油膩食物。

風熱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氣粗, 痰黏稠或黃稠, 常伴有發熱、口幹、咽喉疼痛等症狀。 治宜疏風清熱、化痰止咳。 一般選用川貝止咳露:口服, 每日3次, 成人每次15毫升。 服藥時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痰濕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痰多, 咳聲重濁, 痰白黏膩, 早晨咳嗽咯痰尤甚,

喉間常呼嚕作響, 胸悶吐清水, 不想吃東西等。 治宜燥濕化痰止咳。 一般選用橘紅片:口服, 成人每日2次, 每次6片。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寒咳、虛咳者不宜服。

痰熱咳嗽:患者表現為咳聲連連, 痰少質黏, 難於咯出, 發熱、咽幹、口渴, 胸悶、脅痛、氣喘等。 治宜清熱肅肺, 豁痰止咳。 一般選用二母寧嗽丸:口服, 成人每日2次, 每次1丸。 忌辛辣食物;風寒咳嗽、痰量多而連續咯痰的患者不宜服。

燥熱咳嗽:患者表現為乾咳少痰, 或痰中帶血絲, 不易咯出, 咽幹或疼痛等。 治宜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一般選用養陰清肺膏:口服, 成人每日2~3次, 每次10~20毫升。 忌辛辣油膩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