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

秋季養肝吃什麼

過多食用臘味等肥膩食品會增加脂肪在肝的積累

醫學指導/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文茹

肝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體,

負責分泌膽汁, 又承擔著各種物質的合成、代謝、解毒等重要功能。 秋季氣候乾燥, 水分丟失增多, 毒素排泄減少, 而此時進食量有增無減, 令肝臟不堪重負。 廣州有醫學專家指出, 慢性肝病的患者補充營養很有講究, 關鍵是補充蛋白質要量少質優。

病因

油多水少

折煞肝臟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文茹介紹, 秋季到醫院看肝病的人明顯增多, 原因有如下幾種:

秋季人們進食增多, 高蛋白、高脂肪增加了肝臟的負荷, 過多食用臘味之類的肥膩食品只會增加脂肪在肝的積累,

一些食品在製作和煎炸烹飪的過程中, 所含不飽和脂肪全被轉化成飽和脂肪, 也對人體不利。

如果飲食不潔, 還有被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通過消化道傳染的危險。

秋季氣候乾燥, 若不注意補充就會導致體內水分不足, 影響肝臟解毒排毒,

造成毒物的蓄積。

此外, 年底應酬增多, 喝酒攝入的酒精可直接損害肝細胞。

發病

慢性肝病

最怕感染

患有慢性肝臟疾病的人, 秋季很容易復發。 張文茹稱, 這些患者的肝臟製造免疫抗體的能力下降, 使得身體的免疫力低下, 遇到秋季溫差增大, 如果夜生活過多影響了休息,

就很容易發生呼吸道、腸道等感染, 嚴重時產生敗血症——這對負責解毒、排毒的肝臟而言猶如雪上加霜。

不勝負荷的肝臟可爆發急性肝炎, 出現噁心、嘔吐、黃疸、食欲下降等症狀。 但張文茹提醒, 更多的時候肝病緩慢發作, 症狀隱蔽。

建議在秋季複查一次肝功能, 做一做肝臟B超。

提醒

慢性肝病患者

特別要注意蛋白質攝入

在秋季給肝臟保駕護航, 張文茹建議慢性肝病患者特別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

過去提倡肝病患者多攝入蛋白質以促進機體修復,但後來發現攝入蛋白質過多導致體內產氨等含氮毒素增多,可誘發肝性腦病而令患者精神錯亂或陷入昏迷。

正常人每日攝入的蛋白質宜在80克~100克,但慢性肝病患者要減少到50克~60克,而他們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為了滿足身體需要就得儘量攝入優質蛋白,例如含支鏈氨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少的魚肉、雞肉、牛奶、黃豆等,而含芳香氨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多的豬牛羊肉則不宜多吃。

多吃蔬果,避免辛辣食品

燕窩、魚翅等“補品”含優質蛋白有限,吃了白佔據蛋白質的“配額”,不宜納入食譜。

正常人沒有必要攝入蛋白粉,慢性肝病患者才需要補充,但應該聽醫生的具體指導,因為很多人的營養不良是由於熱量不足而非蛋白不足。患者還可多吃蔬果。肝臟門脈高壓造成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應避免辛辣食品。

過去提倡肝病患者多攝入蛋白質以促進機體修復,但後來發現攝入蛋白質過多導致體內產氨等含氮毒素增多,可誘發肝性腦病而令患者精神錯亂或陷入昏迷。

正常人每日攝入的蛋白質宜在80克~100克,但慢性肝病患者要減少到50克~60克,而他們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為了滿足身體需要就得儘量攝入優質蛋白,例如含支鏈氨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少的魚肉、雞肉、牛奶、黃豆等,而含芳香氨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多的豬牛羊肉則不宜多吃。

多吃蔬果,避免辛辣食品

燕窩、魚翅等“補品”含優質蛋白有限,吃了白佔據蛋白質的“配額”,不宜納入食譜。

正常人沒有必要攝入蛋白粉,慢性肝病患者才需要補充,但應該聽醫生的具體指導,因為很多人的營養不良是由於熱量不足而非蛋白不足。患者還可多吃蔬果。肝臟門脈高壓造成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應避免辛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