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不生病15秘訣 多吃薑勤洗手曬太陽

冬季天氣寒冷, 也是疾病的高發期, 在冬季的時候感冒、咳嗽、氣管炎以及肺炎等等的一些呼吸系統的疾病往往是高發的, 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預防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飲食以及運動和生活習慣上面去進行改變, 讓我們牢記15個養生秘訣讓你今年冬季不生病。

飲食篇

喝熱飲

刊登於美國《鼻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 常喝熱飲可預防感冒, 還能減輕感冒引起的不適。 究其原因,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綜合醫學系主任大衛 拉科爾教授指出, 熱飲散發出的氣味和水蒸氣, 能刺激唾液和其他黏液產生, 從而緩解呼吸道乾燥, 增強抗病能力。 冬日熱飲宜選綠茶、紅茶、檸檬水、雞湯等, 可以趁熱飲比較燙時, 把鼻子伸到距離熱飲一拳左右的地方保持呼吸, 待不燙口時將其喝掉, 這樣做可以加強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

吃發酵食品

義大利研究發現,

發酵食品中含有一種益生菌能抑制炎症, 控制細菌繁殖。 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指出, 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益生菌可使患病風險降低27%。 “冬天常吃發酵食品可增強免疫力, 預防感冒。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家沈雁英教授告訴記者, 發酵食品中尤以優酪乳防病效果最為顯著, 優酪乳不僅能增強免疫力、產生抗菌素, 還能調節腸道菌群, 預防便秘和腹瀉。 最好購買原味優酪乳, 果粒優酪乳往往含糖分太多。

嚼口香糖

我們知道口香糖會給人帶來清新的口氣, 同時它還有預防疾病的作用哦。 根據土耳其最新的研究發現, 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是可以防止肺炎鏈球菌在人體建立根據地的, 同時還能夠幫助我們降低鼻竇炎以及耳朵感染病毒的危險, 沈雁英提醒道木糖醇攝入過多是有可能會引起腹瀉的, 因此小編建議最好一天不要食用過多, 木糖醇還會升高血壓所以, 糖尿病的患者最好少吃。

喝綠茶

德國研究表明, 綠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破壞和抑制流感病毒,

預防人體感染。 美國研究也發現, 參與實驗者服用綠茶提取成分後, 患流感的幾率降低23%, 即使感染, 病程也會縮減36%。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專家楊力教授建議, 綠茶微寒, 冬日喝不宜過濃, 易上火、體壯身熱的燥熱體質者宜飲, 有助降火, 但胃寒者最好少喝。

吃深海魚

研究顯示, 魚肉中含有的歐米伽3脂肪酸, 可促進人體生成抗擊感染的細胞, 具有一定防治呼吸系統感染的作用。 沈雁英說, 沙丁魚、三文魚、金槍魚等深海魚中所含歐米伽3脂肪酸較多, 最好保證每週吃兩次。 核桃、亞麻籽等也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 可適當吃一些。

多吃薑

臺灣研究發現, 鮮薑中所含成分可抑制附著於呼吸道細胞上的病毒, 能削減其複製能力, 從而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楊力指出, 冬日感冒多為風寒感冒, 生薑性溫, 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可以熬姜湯喝, 也可以炒菜吃。 需要提醒的是, 熬姜湯時最好去皮, 這樣其辛溫解表的效果更好, 而炒菜時最好不要去皮, 利於保持生薑的藥性。

少喝酒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在冬季的時候喝點酒對自己的身體好, 這樣身體就暖和了, 就不會感冒了。 而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 大量的進行飲酒是有可能會接觸到大量的細胞因數的, 容易引起炎症以及發燒症狀, 沈雁英表示, 飲酒之後如果皮膚的血管會發生擴張以及血液循化加快的話, 體內的熱量就會通過皮膚流散, 不僅不能夠起到禦寒的作用, 反而更加容易感冒。 因此, 酒還是少喝一點為妙。

生活篇

接種疫苗

美國范德堡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比爾 沙夫納博士表示,預防流感最好的辦法是接種疫苗,疫苗能激發機體產生抗體,免受病毒侵擾。沈雁英提醒,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發生變異,最好每年都接種疫苗。一般來說,接種兩周後人體才會產生抗體,所以要在流感流行前進行接種。

少摸鼻子和眼睛

2013年刊登在《職業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中習慣用手摳鼻子和摸眼睛的人,比沒有這一習慣的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高41%,原因在於病毒會通過鼻子和眼睛進入人體。專家提醒,最好在洗手後再碰觸五官,實在忍不住,建議用手指關節代替指尖按揉,指關節處病毒和細菌相對較少。

勤洗手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經常洗手可有效減少手上的細菌,預防感冒。飯前便後,從公共場所回家後,以及接觸錢幣、鼻涕、痰液、唾液後,都要認真洗手。洗手時應使用香皂或洗手液,要用流水沖洗,食指、掌心、前臂細菌較多,要重點清洗,洗後最好用紙巾擦手,如果用毛巾擦,則應注意定期清潔和消毒。指甲是細菌滋生的溫床,要想預防感冒,勤剪指甲也很重要。

保濕

冬天天氣乾燥,再加上暖氣或空調的影響,室內濕度往往不夠。美國專家指出,當室內空氣濕度低於40%時,呼吸道過於乾燥,其抗菌性也會隨之減弱,一旦有灰塵、細菌等附著在上面,很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而且,流感病毒喜歡乾燥的環境,在乾燥環境中繁殖速度更快。因此,冬天時家裡最好備個濕度計,濕度過低時打開加濕器或用濕拖把拖地,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

曬太陽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常曬太陽有助於預防流感和感冒,這是因為曬太陽利於體內保持較高的維生素D水準,可減少一半感染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沈雁英建議,成人每天日曬時間以30分鐘~1小時為宜,上午10點~下午4點是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段。水產品、乳製品、蛋類、蘑菇等食物富含維生素D,也可適當多吃一些。

運動篇

適度運動

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任何運動都有預防感冒的作用。韓國研究也發現,運動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使感冒風險降低27%。沈雁英表示,冬季氣溫較低,熱身活動尤為重要,時間可延長到10~15分鐘,如果熱身不充分,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楊力指出,中醫講“冬三月,此為閉藏”,運動應適量、輕微,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即可,不要運動過量、大汗淋漓,以防傷氣,反倒給病毒和細菌乘虛而入的機會。走路、瑜伽、太極拳等運動更適合冬天進行。

練瑜伽

日本研究發現,練習瑜伽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輕微的拉伸動作有助於預防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還能緩解感冒導致的肌肉酸痛和鼻竇炎等症狀。練習瑜伽時,最好穿質地柔軟,上衣緊、下衣松的瑜伽服,在地上鋪上瑜伽墊,動作不必苛求一定做到位,循序漸進,以免扭傷。

冥想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漢森博士表示,如果說瑜伽是“體操”,那麼冥想就是極好的“腦操”。練習瑜伽的同時試著冥想,身心配合可使健康作用翻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冥想能讓人保持專注和平靜,有助於緩解壓力,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

生活篇

接種疫苗

美國范德堡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比爾 沙夫納博士表示,預防流感最好的辦法是接種疫苗,疫苗能激發機體產生抗體,免受病毒侵擾。沈雁英提醒,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發生變異,最好每年都接種疫苗。一般來說,接種兩周後人體才會產生抗體,所以要在流感流行前進行接種。

少摸鼻子和眼睛

2013年刊登在《職業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生活中習慣用手摳鼻子和摸眼睛的人,比沒有這一習慣的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高41%,原因在於病毒會通過鼻子和眼睛進入人體。專家提醒,最好在洗手後再碰觸五官,實在忍不住,建議用手指關節代替指尖按揉,指關節處病毒和細菌相對較少。

勤洗手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經常洗手可有效減少手上的細菌,預防感冒。飯前便後,從公共場所回家後,以及接觸錢幣、鼻涕、痰液、唾液後,都要認真洗手。洗手時應使用香皂或洗手液,要用流水沖洗,食指、掌心、前臂細菌較多,要重點清洗,洗後最好用紙巾擦手,如果用毛巾擦,則應注意定期清潔和消毒。指甲是細菌滋生的溫床,要想預防感冒,勤剪指甲也很重要。

保濕

冬天天氣乾燥,再加上暖氣或空調的影響,室內濕度往往不夠。美國專家指出,當室內空氣濕度低於40%時,呼吸道過於乾燥,其抗菌性也會隨之減弱,一旦有灰塵、細菌等附著在上面,很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而且,流感病毒喜歡乾燥的環境,在乾燥環境中繁殖速度更快。因此,冬天時家裡最好備個濕度計,濕度過低時打開加濕器或用濕拖把拖地,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

曬太陽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常曬太陽有助於預防流感和感冒,這是因為曬太陽利於體內保持較高的維生素D水準,可減少一半感染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沈雁英建議,成人每天日曬時間以30分鐘~1小時為宜,上午10點~下午4點是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段。水產品、乳製品、蛋類、蘑菇等食物富含維生素D,也可適當多吃一些。

運動篇

適度運動

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任何運動都有預防感冒的作用。韓國研究也發現,運動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使感冒風險降低27%。沈雁英表示,冬季氣溫較低,熱身活動尤為重要,時間可延長到10~15分鐘,如果熱身不充分,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楊力指出,中醫講“冬三月,此為閉藏”,運動應適量、輕微,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即可,不要運動過量、大汗淋漓,以防傷氣,反倒給病毒和細菌乘虛而入的機會。走路、瑜伽、太極拳等運動更適合冬天進行。

練瑜伽

日本研究發現,練習瑜伽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輕微的拉伸動作有助於預防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還能緩解感冒導致的肌肉酸痛和鼻竇炎等症狀。練習瑜伽時,最好穿質地柔軟,上衣緊、下衣松的瑜伽服,在地上鋪上瑜伽墊,動作不必苛求一定做到位,循序漸進,以免扭傷。

冥想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漢森博士表示,如果說瑜伽是“體操”,那麼冥想就是極好的“腦操”。練習瑜伽的同時試著冥想,身心配合可使健康作用翻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冥想能讓人保持專注和平靜,有助於緩解壓力,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