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六種常見物細菌多到嚇死人

生活中這樣的"高菌"地帶可不少, 如果一直沒留意很容易引發過敏、咳嗽、感冒等各種小毛病。 那麼細菌大多會聚集在哪些地方,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下面公開10個衛生死角, 一起瞭解一下吧。

1、手

最新生物學研究發現, 女性手上的細菌比男性的多, 而且每個人手上的細菌都比想像中來的更多。

要知道手一天接觸多少東西, 坐辦公室裡電腦、滑鼠, 還有檔上的油墨、接的電話, 上面都可能滋生細菌, 有時候吃零食會用到手, 或用手去擦一些東西或用手碰一些東西, 手用得多還暴露在外邊, 由此可見, 雙手可是身體全天接觸細菌最多的地方。

另外, 指甲裡也有很多細菌。 一雙未洗過的手上最多有80萬個細菌, 而一克指甲垢裡藏有38億個細菌。

所以, 當你洗澡的時候, 如果不先把手洗乾淨, 手上的細菌就會遊走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建議

平時勤洗手, 延滯細菌的滋生;洗澡前要記得先把手洗乾淨了再進行其他步驟。

2、口腔

口腔是食物的必經之地, 但你知道嗎, 我們的口腔中每平方釐米就有超過一億個微生物, 其中有好的菌群, 也有相當一部分壞的微生物, 這是導致口氣的罪魁禍首。 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 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 產生難聞的硫化合物。

建議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早晚認真刷牙, 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 刷完牙再清潔一下舌頭, 殘留在舌頭上的細菌同樣會破壞口氣。

3、手機

研究顯示, 平均一部手機攜帶的細菌量是男廁沖水柄細菌含量的18倍, 另外, 手機上的細菌竟然比垃圾桶上的還多!

我們在拿著手機打電話的時候, 手機會粘上汗液、唾液。

使用完後, 總習慣把它和鑰匙、錢包等一起放在包裡。 長此以往, 手機按鍵的細縫裡會積滿灰塵和各種粉末狀固體。 而且很多人都習慣隨時將手機拿在手上, 哪怕是上廁所, 都會掏出手機發短信、玩遊戲。 由此一來, 手機滋生大量細菌就在所難免。

建議

1)最好把手機放在專用的手機套內, 並與錢包、鑰匙、現金等物品分開放置。

2)養成使用耳機的習慣, 降低手機輻射侵害的同時, 也免去了與面部、口唇部位的接觸, 既減少細菌侵害, 也防止飛沫污染。

3)定期用醫用酒精棉簽或者含酒精成分的手機清潔濕巾輕輕擦拭手機的鍵盤、螢幕以及其他部分;由於手機清潔濕巾含有酒精成分, 所以它既可以清潔, 又可以殺菌。

4、鍵盤

由於鍵盤的構造, 它的縫隙裡有很多地方我們平時根本無法消毒或者清洗。 在那些縫隙裡, 或者殘存著我們吃過的速食餘粒, 或者滯留了帶菌者喝過的水、噴過的飛沫, 這些東西在隨時危害你的健康, 而你並不知情, 仍然每天用雙手在其上敲擊, 有時候時間長達整個白天。

建議

儘量不要在電腦桌前吃食物, 是避免鍵盤滋生細菌最直接的辦法。 此外, 定期擦拭你的鍵盤也是必不可少的。 私人電腦請盡可能不讓其他人使用。

5、地毯

不要小看你腳下這塊薄薄的毯子, 它可是藏汙納垢的好地方。 地毯的纖維之間有無數空隙, 可以供各種各樣的細菌容身。 地毯的溫度和濕度更能令細菌儘快繁殖生長, 從而更大地危害到人們的健康。 有許多人患有所謂地毯過敏或者鼻炎, 其實都是因為長期受到地毯中細菌的騷擾。

建議

應當至少1個月對地毯進行一次整體清洗, 3個月進行一次深層清洗。 如果平時有打翻食物或者飲料在地毯上等現象, 也應該立即對此處進行局部清洗。 一些可以吸蟎蟲的強力吸塵器能對地毯進行有效的日常清潔。

6、毛巾

一般家庭使用的毛巾都是放在室內甚至衛生間裡, 由於空氣不夠流通, 毛巾每天要用幾次, 難有幹的時候, 極容易滋生繁殖病菌, 久之對人體健康不利, 可導致皮膚病等。 因此, 我們要學會如何正確使用毛巾。

建議

洗臉或洗澡時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沖洗乾淨後, 再用幹毛巾擦乾, 這樣可以減少人體髒物對毛巾的粘附。 在使用過程中, 毛巾用完後要及時清洗乾淨, 每星期用開水煮10分鐘消毒或用香皂搓洗, 晾掛處要通風, 最好能及時烘乾。 毛巾要經常洗乾淨後拿出室外在太陽底下進行日光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