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五穀雜糧粥不宜每天吃嗎

五穀雜糧是我們生活中缺一不可少的食物, 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隨著現在人的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 飲食品質變得越來越好, 各種大魚大肉出現在了生活當中, 那麼這時候就會讓我們忘記了我雜糧的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 想吃五穀雜糧粥也並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得, 那麼穀雜糧粥不宜每天吃嗎?

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養精氣", 在2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已經提出健康飲食的合理結構。 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 飲食精細化, 魚肉、果菜等在飲食結構中所占比例增加, 導致飲食失調, 疾病橫生。 因此, 重建合理飲食對健康生活有相當意義。

在古代, 五穀沒有粗雜糧的分別, 50年代起, 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 將糧食人為地分為主糧、雜糧, 或稱細糧、粗糧。 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 其他就成了粗糧或雜糧。 隨著研究深入,

人們發現, 粗雜糧除了與細糧一樣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外, 還有多種治病防病功能。 下面介紹日常幾種粗糧、雜糧的營養及防病價值。

小米

小米所含營養成分與大米相比,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 還有豐富的尼克酸和胡蘿蔔素, 對產婦及小兒適宜。 性味甘、鹹涼, 有補虛損、健脾腎, 清虛熱, 除濕利尿之功, 能益脾和胃, 可治脾胃氣弱、食不消化、反胃嘔吐等症;有滋陰液、養腎氣作用, 可治消渴口幹、腰膝酸軟等症, 並可除濕熱、止泄痢、利小便、治身體煩熱、小便不利或瀉痢等症, 外用還可治赤丹及燙、火灼傷等。

糯米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維生素B1, B2和尼克酸等。 性味甘溫, 能暖補脾胃, 益肺養氣。 有補中益氣之功,

治自汗盜汗、泄瀉等症, 能益肺、暖胃、溫脾, 可治煩渴、尿多等症, 能解毒發瘡, 治痘疹癰癤諸瘡。 本品性粘滯, 難以消化, 脾胃虛者不宜多食, 病人宜煮粥或調糊食用。

玉米

含澱粉、脂肪, 維生素B1、B1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但缺少一些必要的氨基酸, 故不宜單獨長期服用;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 有利於降膽固醇;性味甘平, 能調中開胃, 降濁利水;可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尿路結石、膽囊結石等。

對多北方的朋友來說, 每天吃五穀雜糧做的粥, 那是家長里短日常的生活, 但是五穀雜糧每天都不要吃的太頻繁, 比如五穀雜糧包括了糯米, 玉米, 小米, 這些富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食物, 最好是換著種類吃, 換著花樣一次不要吃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