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倒走你走對了嗎 倒走如何養生

倒著走的好處

1、倒著走可以鍛煉膝關節、踝關節等。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 中年以後人膝關節容易出現老化。 倒著走時, 雙腿需要用力挺直,

膝蓋不能彎曲, 這就增加了膝關節、股肌承受重力的強度, 從而會使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股肌都得到了鍛煉。 另外, 倒著走時要腳尖虛著地, 主要依靠踝關節、足跟骨用力, 可使這些部位得到鍛煉。

2、倒著走可以鍛煉脊椎和背肌。 倒著走時, 需要腰身挺直並略向後仰, 如此一來脊椎與腰背肌就需要承受比平時更大的重力和運動力, 從而得到充分鍛煉。 這種運動方式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和腰背酸痛, 十分適合中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

3、除了可以鍛煉骨骼和肌肉外, 倒著走還可鍛煉小腦平衡, 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及協調功能, 提高人的反應能力, 且可疏通背部經絡, 促進氣血運行。

倒走的正確姿勢

第一種是動肩擺臂甩手式,

可使全身得到鍛煉, 適合倒走比較熟練的人。 第二種是雙手叉腰式, 即雙手按住腰部兩側, 後退著走。 這種方法容易掌握身體重心, 保持平衡, 但上肢運動量較小, 適合高齡老人和初學者。 第三種是曲肘握拳式, 可減少行進中的阻力, 加快速度, 適用於倒走有速的人。

練習倒走的注意事項

1、不能往後看。 倒走時扭頭看路會造成身體重心偏移, 導致身體失控摔倒。 扭轉頸部會壓迫頸部血管, 也容易導致眩暈而跌倒。

2、宜慢不宜快。 身體協調性和控制能力比較好的人, 不但能倒走還能倒跑。 但是對於初學者和老年人以及腰部有傷病的人來說, 倒走速度過快, 摔倒的風險也大。 中老年人不宜倒跑。

3、要注意控制身體重心。 倒走時身體的重心向後偏移,

人體的平衡能力較正走時差很多。 身體控制能力和協調性較差的老年人和腰部有傷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這點。

4、時間不宜過長。 倒走時人體對空間知覺感受下降, 時間過長, 這種現象會加重。

5、練習者倒走時隨其自然就好, 不必嘗試各種花樣。 一些推廣倒走者, 宣傳各種“花樣倒走法”,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花樣倒走法”在效果上沒有增益, 反而容易加大受傷風險。

哪些人不適合倒走?

有的人不適合倒走。 倒走頻率慢, 運動強度不大, 對體力要求也不高, 比較適合不宜做劇烈運動的人。 但這種運動對人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等要求相對較高, 平衡性差、患有骨質疏鬆的老人儘量少倒走, 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