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體溫健康表打造MAX級免疫力

據說大約在50年前, 成年人的平均體溫為36.8℃。 但隨著時代的變換, 環境和飲食結構的影響, 以及現代重壓之下, 人類的平均體溫下降了接近1℃。 日本自然療法中經常提到:當人體覺得冷時, 血液迴圈便會受阻, HSP活躍度變低, 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 相反, 如果能讓體溫上升1℃, 免疫力就會升高30%。

體溫下降的原因
1. 辦公桌前的椅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類的工作結構從以前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向腦力勞動發展, 大部分人工作的時候都是坐著。 過多的腦力運動, 體力運動不足成了辦公族們常掛在嘴邊的詞。 而人體的熱量40%都是由肌肉產生的, 稍微出點汗體溫就能上升1℃,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說缺乏運動是導致亞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吃貨”惹的禍
一直說節食的人容易體寒, 其實大多情況下吃太多才是造成體溫下降的原因。 人體在安靜時用來產生熱量的器官分別是肌肉、肝臟、大腦等。 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 為了能讓它們消化, 血液和熱量不得不跑到胃部, 這樣一來在大腦和肌肉中的血液就會減少, 體溫也就隨之下降了。

3. “壓力山大”的生活
市場說壓力來了, 疾病也伴隨著來了。 這是因為壓力會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短時間內讓體溫上升。 但是人體長時間保持在這種狀態, 血管就會變細, 代謝減弱, 最終導致體溫下降。

4. 消失的浴缸
現代社會提倡用淋雨代替盆浴, 不僅為了節水其實也是為了衛生著想。 雖說時代進步了, 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然而在惜土如金的社會, 擁有自己的浴缸變成了奢侈的想法。 泡澡可以由內而外使身體變得溫暖, 這種生活習慣久而久之也會對我們體溫造成影響。

5. 消暑良方
我們祖輩就教過我們, 吃冷飲、涼菜以及西瓜可以在夏天給身體降溫。 而如今從家裡到公司、再從路上公車到地鐵, 到處都有空調, 人體其實並沒有以前那麼熱了。 但那些降溫的習慣依舊保持著,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夏天更容易出現體寒的症狀。

如今我們避免不了壓力、環境、飲食結構的改變, 那麼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HSP是不是就這樣離我們遠去?在這個空氣、水質、H7N9危機四伏的時刻, 我們如何能把自己的免疫力up到最高級呢?
讓身體啟動“一鍵加溫”
1. 每週泡澡5次
當身體表面的溫度加熱到41℃-43℃時, 體內的溫度就會相應升高1℃, 所以泡澡是提高體內溫度的最直接方法。 一般來說38℃-41℃的水都屬於溫水, 當溫度超過42℃的時候, 皮膚就會感覺到燙。燙的水能夠振奮精神,而溫熱的水則可以讓全身放鬆。

泡澡時可以將頸部以下部位都泡入水中,這種情況水壓可以達到500千克,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全身的代謝功能。不過如果感到頭暈或者身體不適,也可以 採取下身浸泡的方法,將溫度集中在下半身,促進包括腎臟在內的血液流通。泡澡時間因人而異,略微有出汗的感覺即可,不要過於強求。
2. 沒事多走路
剛剛我們也提到過,人體內40%的熱量來自於肌肉,所以一直坐著不動可是不行的。能讓人鍛煉出汗,那麼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提高1℃,而產生熱量最好的鍛煉 方式就是走路了。一般來說20-30歲的女性,一分鐘行走85-90米,每天最低步行步數為10000-11000米步。每天堅持走路,對血壓、心臟、骨 骼及消除壓力都有好處。

3. 不要爭著做“吃貨”
把我們每天進食的量減少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會更健康。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細嚼慢嚥的吃飯方法已經不存在,如果每頓都吃得很飽,給胃部造成的負擔就會很重,原本供給給大腦、肝臟的血液就會被瓜分掉。所以“吃飯八分飽”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4. “頭涼腳暖”最健康
話說腳熱渾身熱,腳冷渾身冷。身體感覺到冷,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腳部寒冷。現在很多女性甚至冬天都不喜歡穿襪子,雖然時尚了,但是對身體卻是一點好處都沒。 所以即使在夏天,也最好別讓腳部光著。同時也別小看了圍巾、披肩,雖然它們只覆蓋了脖子和肩部,但背部下方存在著產生熱能極強的褐色脂肪細胞,讓身體變得 溫暖效果十分顯著。

皮膚就會感覺到燙。燙的水能夠振奮精神,而溫熱的水則可以讓全身放鬆。

泡澡時可以將頸部以下部位都泡入水中,這種情況水壓可以達到500千克,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全身的代謝功能。不過如果感到頭暈或者身體不適,也可以 採取下身浸泡的方法,將溫度集中在下半身,促進包括腎臟在內的血液流通。泡澡時間因人而異,略微有出汗的感覺即可,不要過於強求。
2. 沒事多走路
剛剛我們也提到過,人體內40%的熱量來自於肌肉,所以一直坐著不動可是不行的。能讓人鍛煉出汗,那麼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提高1℃,而產生熱量最好的鍛煉 方式就是走路了。一般來說20-30歲的女性,一分鐘行走85-90米,每天最低步行步數為10000-11000米步。每天堅持走路,對血壓、心臟、骨 骼及消除壓力都有好處。

3. 不要爭著做“吃貨”
把我們每天進食的量減少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會更健康。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細嚼慢嚥的吃飯方法已經不存在,如果每頓都吃得很飽,給胃部造成的負擔就會很重,原本供給給大腦、肝臟的血液就會被瓜分掉。所以“吃飯八分飽”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4. “頭涼腳暖”最健康
話說腳熱渾身熱,腳冷渾身冷。身體感覺到冷,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腳部寒冷。現在很多女性甚至冬天都不喜歡穿襪子,雖然時尚了,但是對身體卻是一點好處都沒。 所以即使在夏天,也最好別讓腳部光著。同時也別小看了圍巾、披肩,雖然它們只覆蓋了脖子和肩部,但背部下方存在著產生熱能極強的褐色脂肪細胞,讓身體變得 溫暖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