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週末推薦】健康扶貧,衛生院挑起大樑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村醫導刊(cydk2009)

四川省巴中市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 該市巴州區水寧寺鎮衛生院距巴州主城區35公里, 現有職工16人, 承擔著轄區16個村、1個居委會2.6萬居民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等工作任務。 近年來, 他們把創建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與醫療衛生扶貧攻堅戰結合起來, 堅持雙抓雙促、相融相濟, 互為動力, 為困難群眾看病、轉診幫了大忙。

走村入戶 精准摸底

衛生院組織力量對全鎮3802名建卡貧困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 並會同區衛生計生局組建的扶貧流動醫院的專家對他們的健康進行全面檢查, 精准識別出因病致貧患者558人。 然後按病情的輕重緩急劃分為重點管理物件和一般管理物件, 切實制訂急慢分治的個性化診療方案, 並全部建立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健康扶貧專檔。

對長期在外務工的貧困患者進行電話聯繫和詢訪, 先識別病的輕重, 再補充病史資料, 最後確定管理等級。

分類幫扶 精准救助

在摸底的基礎上, 對貧困群眾實施精准醫療救助。 2015年, 巴州區統籌建立兩個基金, 分別是醫療救助基金和門診免費診療基金。 基金成立以來, 該鎮有320名貧困住院病人享受到158萬元的報費補償, 有3000名貧困群眾得到30萬餘元的門診免費診療補償。 龍台村村民張勇患胃癌, 其妻又患宮頸癌, 他倆分別於近兩年共做了三次手術, 加上後續藥物治療, 共花去醫藥費10余萬元。 按照新農合報帳後, 尚欠帳3萬餘元, 沉重的債務壓得他家喘不過氣來, 衛生院積極協助他解決醫藥費之難, 爭取到從政府新農合中給予了一次性補助3萬元,

使他還清了債務。 他感激萬分地說:“扶貧政策真好, 不然我們怎麼活得下去。 ”

全區按照“分級診療、一站辦理、分類扶助、整合資金、政府兜底”的原則, 一方面增加貧困患者特殊門診病種, 提高限額, 另一方面對住院貧困患者縣域內實行先診療後結算制度, 個人不繳納住院預付款, 出院時只需結清個人應負擔的不超過總住院費的10%費用, 其餘費用由醫療機構向醫療扶助基金歸集單位申報、按月結算。

周到服務 精細管理

該院對貧困人口實施一戶一卡、一人一證、一村一欄、一人一檔的“四個一”的服務與管理, 即為患有大病、重病、慢病的家庭每戶發放一張因病致貧資訊卡, 明確掛聯單位、掛包醫生和聯繫電話;為每個病人發送一個健康扶助證, 憑證在定點醫院免費檢查;在每個村建一個因病致貧精准識別公示欄, 接受群眾監督, 確保精准扶助;為每個人建一份健康扶貧檔案, 便於有病先治、急慢分診和健康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