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得不得胃癌得看這兩個方面

受訪專家:朱曉東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擅長消化道腫瘤的化療、靶向及免疫治療。

人體的抗癌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及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 如果自身有免疫缺陷, 免疫力較低, 那麼就會導致體內抗癌能力降低, 從而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攜帶某些特定基因缺陷的人群, 發生胃癌的風險要較其他人群高, 稱為胃癌易感性增高。 這些基因缺陷通過遺傳, 使得後代也具有了對該腫瘤的易感性, 即遺傳易感性。 例如我們臨床上遇到的遺傳性彌漫型胃癌(HDGC), 就是因為抑癌基因CDH1種系突變導致的,

有家族聚集的現象。

胃癌的促癌因素多和環境密切相關, 尤其和飲食相關, 家庭內部往往有較為相似的飲食習慣, 往往也帶來相似的影響。 如飲食中有致癌物質或膳食不合理:食用黴變的糧食、黴制食品, 過量攝入鹹菜、煙熏及醃制魚肉及過多的食鹽、亞硝酸鹽, 都會帶來較高的胃癌發病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抽煙等因素也是胃癌的促癌因素。

除此之外, 慢性胃炎或胃部分切除術後, 胃酸分泌低, 大量細菌繁殖或其他低酸情況導致細菌增殖, 大量產生亞硝酸鹽, 也會導致胃癌的高發風險。

應該注意的是, 有以下癌前病變的人群, 發生胃癌的風險相當高, 應當密切關注自己的胃健康, 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與不典型增生、腺瘤型息肉、惡性貧血胃體顯著萎縮的、殘胃炎等。

相關閱讀:

捕捉胃癌的“蛛絲馬跡”

胃癌是一種“沉默”的疾病, 其早期表現無特異性, 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也可以出現與胃炎, 胃潰瘍等慢性疾病相似的症狀。 出現以下症狀的人群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 以捕捉胃癌的“蛛絲馬跡”。

症狀一:上腹不適和疼痛

這是胃癌是最早出現、也是最常見的症狀, 剛開始的時候表現為上腹不適、脹滿、中上腹隱痛, 無規律, 服用制酸解痙藥物可能暫時緩解, 但療效不能持久。 隨病情進展, 疼痛轉為持續性。

症狀二:飽脹、噁心、嘔吐

胃癌早期可能僅有食後飽脹及輕度噁心感, 可能是由於腫瘤導致的不全梗阻或胃功能紊亂所致;有賁門病灶的患者會導致進食不暢。

症狀三:出血和黑便

腫瘤發生糜爛破潰時會有消化道出血。 這種症狀的發生率約為30%, 少量出血時僅有糞便隱血陽性;出血量較大時可出現黑便, 甚至嘔血。

其他如出現大便發黑(大便隱血檢查陽性人群), 或者胃潰瘍的患者出現疼痛規律消失, 轉為持續性疼痛的, 老胃病患者出現明顯體重下降、貧血的, 雖不一定就是胃癌, 但應當及時進行胃鏡檢查。 (健康時報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特約王廣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