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關注留學生心理健康

日前,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傳來噩耗, 一名留學生因壓力過大在學校宿舍自殺。 近年來, 留學生在國外自殺事件不時見諸報端, 使人們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留學壓力不僅限於名校

近年來, 關於留學生自殺案的報導不時見諸報端或網路, 出現問題的留學生以名校學生居多。 名校留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家長和學生不可忽視的重要話題。

名校留學生上演自殺悲劇, 令人扼腕, 引人深思。 究其原因, 一些留學生認為, 其一, 名校淘汰率高, 功課難度大, 競爭力強, 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

在這樣的高標準下, 不能按時畢業的留學生也不在少數;其二, 名校普遍學費高昂, 造成留學生的經濟負擔較重。 此外, 不少留學生表示, 無論是入讀名校還是普通院校, 都會受到來自課業、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壓力。 這些因素疊加, 會使身處其中的留學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處理不好個人情緒, 再不及時做心理疏導, 就容易出現抑鬱甚至是自殺的極端行為。

顏舒彥就讀於加拿大約克大學。 她說, 壓力主要來自于父母的期望和自我期望。 “在異國的日子裡, 孤獨感十分強烈。 但我對家裡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臨近期末考試, 我的心理壓力很大, 擔心因掛科而辜負家人對我的期望。

低齡生心理不成熟且脆弱

隨著留學門檻的降低, 中國家庭經濟收入水準的不斷提高, 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將孩子送到國外學習, 留學也出現了低齡化趨勢。 媒體披露的低齡留學生自殺案例, 令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小留學生的海外生活的適應性問題。

顏舒彥中學時期便前往加拿大讀書。 她坦言, 當初自己遇事受挫時很容易鑽牛角尖, 一旦事情無法達到自己預期的結果, 就會萬分沮喪。 那時, 自己年紀太小, 不懂得如何發洩情緒, 更談不上管理情緒。 “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 當時和我同齡的一些留學生中, 就有因無法及時排遣負面情緒, 最後發展成抑鬱症, 甚至自殺的。 ”

毋庸置疑, 在心理和生理方面, 許多低齡留學生不及成年出國留學的人成熟。

楊心怡就讀于英國杜倫大學。 她說:“低齡留學生年紀小, 環境適應和抗壓能力較弱, 而且正處在青春期, 往往敏感、迷茫、缺乏安全感, 所以最需要父母在精神上給予關注和引導。 ”

泰勒寧(化名)就讀于泰國東方大學。 他認為, 許多低齡留學生居住在寄宿家庭中, 陌生的生活環境和溝通能力的缺乏, 讓他們無法儘快融入當地文化, 從而增加了抑鬱和自殺的可能性。

學會自我疏導並主動尋求幫助

留學考驗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智力水準和學習能力, 還有適應環境和對抗壓力的能力。 如果留學生的心理年齡小, 那麼在海外生活和學習過程中, 遇到“坎”就可能邁不過去。 雖然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引發的暴力犯罪或自殺行為在留學生中屬於個案,

但也引發了我們對於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夏菲就讀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她說:“要學會尋求説明, 多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和活動。 結交新朋友有利於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 切莫被自閉心理和孤獨感籠罩。 ”

泰勒寧說:“在遇到困難時, 要學會自我疏導, 換一種角度去思考。 處於困難中的留學生要明白, 你並不是唯一遭遇不順的人, 世界上有許多留學生會遇到和你一樣的問題。 既然別人能夠克服困難, 你也一定可以做到。 ”這既是事實, 也是一種自我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