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個雞蛋再去上班 超強飽腹感

之前也有研究證實, 相比於其它的食物, 最普通的雞蛋卻能讓我們的飽餐感持續時間更長, 因此美國科學家稱雞蛋為“天然的厭食劑”。

在這項研究中, 20名健康的志願者被分成兩組, 一組每天早餐吃兩個煎雞蛋, 另外一組的早餐是一碗麥片, 一周後, 兩組志願者再對換早餐內容。 從歐洲肥胖組織瞭解到, 這兩種早餐的多少及卡路里數是相同的, 並且含有等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 等到午餐時間時, 志願者會被統計他們的饑餓程度。 隨後午餐會給他們提供自助餐, 他們各自的飯量也會被統計下來, 最後, 對他們進行血液化驗。 結果顯示, 早餐吃雞蛋的志願者, 飯後會覺著更飽, 午餐吃的也就相對少一些。 血檢發現, 這兩組志願者血液中的食欲激素明顯不同。 這兩種激素分別為:胃饑餓素, 能促進饑餓;PYY, 能讓我們的飽餐感更強。 早餐吃雞蛋的志願者體內胃饑餓素水準較低,

PYY水準較高。

以往我們都認為, 雞蛋能帶來飽餐感主要源於它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但是研究卻發現, 煎雞蛋與燕麥含有等量的蛋白質, 因此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者推斷原因為:兩種蛋白質的營養品質不同。 尼基爾·杜源德哈(Nikhil Dhurandhar)教授說:“蛋白質在營養品質上分為很多種, 動物蛋白要好於植物蛋白, 其中, 雞蛋中的蛋白質品質是最好的。 ”

杜源德哈教授已經治癒過一千多位肥胖病患者, 他總結說:“從我的工作中能夠發現, 減肥不是僅僅告訴病人要少吃飯、多運動。 同時, 服用抑制食欲的藥物雖然能增強患者的意志力, 但是, 藥物的副作用也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因此, 從食物中尋找食欲抑制劑是治癒肥胖的最好方法。 ”

減肥者從而被建議每天吃1-2個雞蛋, 杜源德哈教授說:“這樣, 他們將不會有饑餓感, 並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從而降低體重。 由此看來, 雞蛋並不含減少肥胖的魔力因素, 而是它能讓我們對美食說‘不’。 ”

來自英國心臟基因會(BHF)的特雷西·派克說:“這項發現將會給正在減肥,

以及希望戒掉零食的人們帶來希望。 它表明, 相對於飲食中蛋白質的數量, 它的品質更能帶給我們飽餐感。 然而, 美國蛋類委員會研究發現, 具有與雞蛋等同品質蛋白質的食物, 目前還沒有被發現。 未來, 研究者將會對瘦肉、家禽以及魚對飽餐感的影響進行研究。 ”

“一個雞蛋雖能讓你一上午感覺不到饑餓, 但是也需注意它的烹飪方法要正確。 雞蛋儘量要水煮或是蒸熟, 不要煎炸或在煎蛋上塗抹黃油。 ”

“吃個雞蛋再去上班”這句廣告語, 出現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雞蛋行銷委員會的廣告宣傳中, 它是由廣告執行官非·威爾頓發明創造。

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看, 把這兩句話綜合一下,

就是吃個煮雞蛋再去上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