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清腸”莫要隨便嘗試

□郭夢

腸道健康關乎全身健康。 面對市場上鋪天蓋地的“排毒”“清腸”等概念, 我們應該如何辨析、如何選擇?為了腸道健康乃至身體健康, 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排毒不是中醫說法

近些年, 隨處都能見到“排毒”字樣, 似乎大家都覺得排毒是中醫說法, 其實不然。 準確地講, 中醫理論中的“毒”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毒”的意思有所區別。

中醫的“毒”可以簡單分為兩類。

一是指藥物不良反應的主要類型之一。 在古代, 人們常常把毒藥看作是一切藥物的總稱, 既認為毒性是藥物的偏性, 又認為毒性是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志。

多指用藥后引起人體損害性的反應, 一般在用藥過量、時間過長或患者對藥物耐受性較差時出現。 “是藥三分毒”就多指這層意思。

二是指癥候。 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癥候, 比如蟲毒證;具有強烈傳染性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癥候, 例如疫毒攻喉證;邪盛病重的癥候, 往往在六淫等邪氣后加以毒字, 如熱毒、濕毒, 說明疾病較重較急;外科瘡瘍病表現的癥候, 如癰、疔、流注等疾病出現熱毒壅聚頭面證、邪毒流注筋骨證等。

能夠看出, 中醫理論中的毒與平時營銷宣傳的毒含義大相徑庭。 有些美容院、保健機構等宣傳的換血、禁食、洗腸等“排毒方法”, 其實應該是特殊情況下的醫療手段, 不是養生方法,

如果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 對人體是有損害的。

正常人需要“排毒”嗎

人體對于體內的廢物有著自己一套完善的防御、清除、代謝系統, 其中最主要的肝臟、腎臟、腸道、皮膚等器官都是人體的代謝器官, 也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我們的排毒器官。

無論是由人體內部生成, 還是來自外界, 如食品、空氣、水源中所包含的物質、成分, 一旦進入人體, 就會通過身體內各個組織器官的一系列復雜而又精密的單獨或相互作用, 將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加以吸收利用, 將對人體無太多用處或者有害的物質盡快排出體外。

因此, 作為一個健康的正常人, 自身就有強大的排毒系統, 人體內的有害物質主要從大、小便排出體外, 同時也可以通過皮膚、呼吸等方式排出,

并不需要借助保健食品甚至其他方式來清腸或洗腸。

如果自己的健康狀況基本正常, 但是卻濫用一些所謂清腸的產品, 或者經常洗腸的話, 反而有可能導致人體自身的功能減弱, 或者出現依賴性, 比如不服用藥物就會排便困難等。

有些人因為便秘, 想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其實是不正確的。 便秘是指兩三天甚至三四天才排一次便, 或排便干結、排便困難, 這時應該去正規醫院就診, 查出具體的病因之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輕信廣告, 隨便買一些保健食品或者產品進行自我治療, 反而會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當前有很多人在養生保健方面急于求成、緊跟“潮流”, 總是希望能夠通過一個簡單省時的方法解決身體所有的健康問題,

社會上流行什么樣的保健方法, 不管是否適合自己, 全部照搬使用。 事實上, 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養生保健是非常復雜的, 要綜合考慮和改善個人的精神狀態、生活起居、飲食結構、運動及藥物等多方面的情況, 才能保證最好的效果。

分清洗腸、灌腸和清腸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 我們經常可以聽見洗腸、清腸以及灌腸的說法, 尤其以清腸為多, 其實這三者是不同的。

洗腸 早在20世紀的20~30年代, 原始簡易洗腸設備廣泛應用, 洗腸業發展迅速, 在歐美各醫院、診所、辦公室甚至家庭都處處可見。 后來, 一些科學家通過改進, 生產出高潔凈、高功效的腸道水療設備。 它是一種利用水和醫療設備清洗腸道的方法,

把38℃左右的過濾純凈水, 用0.1個大氣壓, 從肛門輸入直腸, 對總共約1.5米長的大腸腸道進行分段沖洗。 該方法可治療便秘, 預防結腸癌, 還可保證醫學上各種腸內鏡及X線檢查的成功率, 有利于早期發現隱蔽性疾病, 利于外科手術前的腸道準備及術后腸道功能的早期恢復等。

洗腸對便秘患者有一定好處, 但并沒有宣傳的美容、減肥等功效。 因受一些廣告的影響, 許多人認為排便就是排毒, 其實排便只是通大便, 排出的僅是人體消化道內的毒素。 有些人臉上起痘痘, 并不是因為便秘造成的, 因此即便做了洗腸, 臉上的痘痘也不會消失。 另外, 洗腸也不能直接幫助減肥。 有人在洗腸之后體重減輕幾斤, 那是因為腸道內過多的糞便被清除的緣故。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洗腸。 洗腸前, 專業醫生會詢問相關的病史, 患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嚴重肛周病、貧血等疾病和孕期不適合洗腸。 對于每位要洗腸的人還要做心電圖、血壓測量等體檢項目。

另外, 因為洗腸需要依靠水壓, 因此使用不要過于頻繁, 而且一定要專業人士操作, 否則水壓過大也會對腸黏膜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 有些美容院開展的洗腸項目, 當然是不能選擇的。

灌腸 灌腸是用導管自肛門經直腸插入結腸灌注液體以達到通便排氣的治療方法。 能刺激腸蠕動, 軟化、清除糞便, 排除腸脹氣, 為高熱患者降溫, 為某些手術、檢查或分娩做準備, 稀釋和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 減輕中毒等。除此以外,還能夠達到供給藥物、營養、水分等治療目的。灌腸也是一種專業的醫療手段,只能在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展。

清腸清腸方法多種多樣,最常用的莫過于鹽水清腸、食物清腸、清腸茶等。

鹽水清腸 這是一種受到大眾推崇的清腸方法。是指晨起之后,在空腹狀態下喝一杯淡鹽水,然后配合適當的運動以達到清洗腸道的效果。鹽水清腸方法簡單,能刺激腸胃蠕動,促進血液循環,排出體內毒素。不過此方法是否有效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使用過這種方法之后表示效果非常明顯,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用處不大。使用此方法會攝入過多的鹽分,需要慎用。

食物清腸 這是指通過改善飲食結構的方法以達到清腸的效果。常見的清腸食物有清腸蔬菜和清腸水果,其中清腸蔬菜包括蘿卜葉、油菜、菠菜、芥藍、大白菜、胡蘿卜、菜花、甘藍等;清腸水果包括檸檬、橘子、柚子、葡萄、甘蔗、青梅、蘋果、番茄等。食療清腸健康、安全,不少人選擇這種方法清腸。

清腸茶 目前市面上很多清腸茶都聲稱有清腸排毒的功效,所以很多愛美人士都傾向選擇這些清腸茶來清腸。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市面上大部分的清腸茶均屬于刺激性瀉劑,長期服用,不僅會引起腹痛和水瀉,還可能導致其他嚴重情況,比如引發瀉劑結腸或結腸黑變病,可表現為腸道黏膜下神經元及腸道肌層受損傷,腸道蠕動能力嚴重受損,腸道呈管狀擴張,結腸袋消失。另外,目前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可引起不可逆的腸神經損害以及增加致癌風險。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想身體健康、腸道健康,還是應該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加點粗糧。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當加點玉米、燕麥等。同時,可以多喝粥或湯,這些粥湯一類的食物可以幫助清理腸胃,讓胃腸道得到調整與休息。

多些纖維。攝取膳食纖維過少,再加上運動量減少,會出現便秘。因此,平素三餐可以多選用蔬菜來補充膳食纖維。食用生菜、芥菜、胡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來攝取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與大量的肉、魚、蛋類營養相均衡,還具有通便和調理腸胃的功效。

要吃水果。要調整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利用水果中所含的纖維素、果膠等使大便變軟,對排便有幫助。但是不要在飯后立即食用,否則會加重胃部負擔。

飯后切忌立刻躺下

飯后立即躺下休息不僅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積,還容易減緩腸道的蠕動,影響消化,非常不利于腸道健康。

注意腹部保暖

腸胃是一個對外界氣候和溫度很敏感的器官,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腸胃部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從而引發腹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癥狀。夏天避免貪吃冷飲、過涼的瓜果或室內溫度過低,秋冬季節要注意防寒保暖。

適當按摩

沐浴過后,在腹部涂抹潤膚液,按順時針方向轉圈按摩,可以加強腸胃蠕動。在天氣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袋暖過之后再按摩。指壓位于肚臍兩邊2寸的天樞穴效果更好,因為天樞穴是調節胃腸活動的重要穴位,經常按壓可以增強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助于減少便秘。

每天快步走30分鐘

每天快走30分鐘,步幅大約70厘米。堅持一段時間不僅能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而且可以很好地消耗體內脂肪,提升全身新陳代謝能力。多參加戶外運動,呼吸新鮮空氣,有益身心健康。

保持正確坐姿

對于經常坐著的人來說,保持正確的坐姿至關重要,收腹正坐,給下腹加力,使腹部保持緊張狀態,這樣可以阻止脂肪在此堆積。

保持心情愉悅

不少腸胃疾病都與人的情緒和心態息息相關。當一個人經常緊張、煩惱或憤怒時,身體調節會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胃的分泌、消化等功能。有研究發現,長期抑郁、焦慮或遭到精神創傷的患者,胃腸生理功能易發生紊亂,腸道內微生態環境易失衡,可能引發腸胃潰瘍等。因此保持心情愉悅同樣也很重要。 減輕中毒等。除此以外,還能夠達到供給藥物、營養、水分等治療目的。灌腸也是一種專業的醫療手段,只能在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展。

清腸清腸方法多種多樣,最常用的莫過于鹽水清腸、食物清腸、清腸茶等。

鹽水清腸 這是一種受到大眾推崇的清腸方法。是指晨起之后,在空腹狀態下喝一杯淡鹽水,然后配合適當的運動以達到清洗腸道的效果。鹽水清腸方法簡單,能刺激腸胃蠕動,促進血液循環,排出體內毒素。不過此方法是否有效也是因人而異,有些人使用過這種方法之后表示效果非常明顯,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用處不大。使用此方法會攝入過多的鹽分,需要慎用。

食物清腸 這是指通過改善飲食結構的方法以達到清腸的效果。常見的清腸食物有清腸蔬菜和清腸水果,其中清腸蔬菜包括蘿卜葉、油菜、菠菜、芥藍、大白菜、胡蘿卜、菜花、甘藍等;清腸水果包括檸檬、橘子、柚子、葡萄、甘蔗、青梅、蘋果、番茄等。食療清腸健康、安全,不少人選擇這種方法清腸。

清腸茶 目前市面上很多清腸茶都聲稱有清腸排毒的功效,所以很多愛美人士都傾向選擇這些清腸茶來清腸。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市面上大部分的清腸茶均屬于刺激性瀉劑,長期服用,不僅會引起腹痛和水瀉,還可能導致其他嚴重情況,比如引發瀉劑結腸或結腸黑變病,可表現為腸道黏膜下神經元及腸道肌層受損傷,腸道蠕動能力嚴重受損,腸道呈管狀擴張,結腸袋消失。另外,目前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可引起不可逆的腸神經損害以及增加致癌風險。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想身體健康、腸道健康,還是應該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加點粗糧。主食要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當加點玉米、燕麥等。同時,可以多喝粥或湯,這些粥湯一類的食物可以幫助清理腸胃,讓胃腸道得到調整與休息。

多些纖維。攝取膳食纖維過少,再加上運動量減少,會出現便秘。因此,平素三餐可以多選用蔬菜來補充膳食纖維。食用生菜、芥菜、胡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來攝取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與大量的肉、魚、蛋類營養相均衡,還具有通便和調理腸胃的功效。

要吃水果。要調整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利用水果中所含的纖維素、果膠等使大便變軟,對排便有幫助。但是不要在飯后立即食用,否則會加重胃部負擔。

飯后切忌立刻躺下

飯后立即躺下休息不僅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堆積,還容易減緩腸道的蠕動,影響消化,非常不利于腸道健康。

注意腹部保暖

腸胃是一個對外界氣候和溫度很敏感的器官,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腸胃部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從而引發腹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癥狀。夏天避免貪吃冷飲、過涼的瓜果或室內溫度過低,秋冬季節要注意防寒保暖。

適當按摩

沐浴過后,在腹部涂抹潤膚液,按順時針方向轉圈按摩,可以加強腸胃蠕動。在天氣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袋暖過之后再按摩。指壓位于肚臍兩邊2寸的天樞穴效果更好,因為天樞穴是調節胃腸活動的重要穴位,經常按壓可以增強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助于減少便秘。

每天快步走30分鐘

每天快走30分鐘,步幅大約70厘米。堅持一段時間不僅能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而且可以很好地消耗體內脂肪,提升全身新陳代謝能力。多參加戶外運動,呼吸新鮮空氣,有益身心健康。

保持正確坐姿

對于經常坐著的人來說,保持正確的坐姿至關重要,收腹正坐,給下腹加力,使腹部保持緊張狀態,這樣可以阻止脂肪在此堆積。

保持心情愉悅

不少腸胃疾病都與人的情緒和心態息息相關。當一個人經常緊張、煩惱或憤怒時,身體調節會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胃的分泌、消化等功能。有研究發現,長期抑郁、焦慮或遭到精神創傷的患者,胃腸生理功能易發生紊亂,腸道內微生態環境易失衡,可能引發腸胃潰瘍等。因此保持心情愉悅同樣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