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戶外運動穿衣法則 教你既保暖又輕便

寒冷的冬天是人們運動最大的障礙, 低溫、寒風、冰雪, 常常讓人不知該如何應付。 美國梅奧診所物理治療師卡拉·馬利為常在戶外運動的人總結了“冬季戶外運動穿衣法則”, 教你如何穿得既保暖又輕便。

1.不必穿太厚。 建議先查詢室外溫度, 然後穿著比室外溫度高20℃時穿的服裝, 先在室內壓腿、跳繩, 等充分熱身後再出發, 有助身體適應運動的環境, 減少損傷。 具體穿衣厚度可參考:零下1℃時, 穿2件上衣、1條褲子;零下12.2℃~零下6.7℃時, 穿2件上衣、2條褲子;零下17.8℃~零下12.2℃時, 穿3件上衣、2條褲子;零下23.3℃~零下17.8℃時, 穿3件上衣、2條褲子, 並戴1雙手套和1條圍巾。

2.穿橡膠底的鞋。 為了防止摔倒, 我們通常會留心地面情況, 看看是否有冰雪, 但穿一雙防滑的運動鞋更重要。 建議不要穿皮鞋、硬塑膠底的鞋, 最好穿橫條紋深的橡膠底運動鞋。

3.儘量穿黃色衣服。 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 所以清晨或傍晚外出鍛煉的人最好穿著黃色或橙色等比較顯眼的衣服, 這樣更容易引起車輛的注意, 避免發生事故。

需要提醒的是, 當氣溫高於零下15℃時, 凍傷幾率不到5%, 但如果低於零下27℃時, 皮膚持續暴露在外面30分鐘就可能被凍傷。 馬利建議, 如果溫度低於零下17.8℃或風大時, 最好在室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