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二尖瓣脫垂綜合征

概述
二尖瓣脫垂綜合征又二尖瓣喀喇音一雜音綜合征, 系指二尖瓣在左心室收縮時向左心房脫垂, 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關閉不全, 臨床上可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和體征。

病因
本病是一種臨床綜合征, 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二尖瓣脫垂病因還不清楚, 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患。 其病理解剖主要為二尖瓣組織粘液樣變性, 伴有瓣膜過長和鬆馳。 可見于馬凡綜合征。
繼發性二尖瓣脫垂可見於:冠心病、先心病(繼發孔型心房間隔缺血)等。 臨床診斷本病,

習慣上指原發性二尖瓣脫垂。 二尖瓣葉過長可在左心室收縮期突入左心房, 形成二尖瓣脫垂, 易影響二尖瓣的關閉, 可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關閉不全。

症狀
一、症狀:多數病人無症狀。 部分病人初發症狀為疲乏、頭暈、心悸。 胸痛較多見, 常呈發作性似心絞痛但不典型。 胸痛部位不定, 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用硝酸酯類藥物療效不肯定。 較重病人可出現呼吸困難或暈厥, 有些患者有神經精神症狀如焦慮、精神異常、性格改變等。
二、體征:典型的心臟聽診所見是心尖區出現收縮中晚期非噴射性喀喇音, 其後可繼以收縮晚期雜音, 于左臥位時更為清楚。 喀喇音與其後的收縮期雜音可單獨存在。 單獨存在喀喇音提示僅有二尖瓣脫垂,

此由於瓣葉向心房面隆起突然停止及腱索被拉緊所產生。 如並存收縮期雜音則表示兼有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脫垂若伴有中、重度關閉不全時, 可有左心室肥大和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心律失常常見。 此外, 可有胸廓異常, 直背、脊柱側突等。

檢查
一、心電圖:約2/3病人有心電圖異常, 主要為ST段和T波異常, Q-T間期延長, u 波明顯, 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竇房結功能不全和房室傳導阻滯等。
二、X線檢查:輕型者心界不大, 二尖瓣關閉不全較重者可有左心房、左心室擴大, 左心室造影可明確脫垂瓣膜的數目及部位。
三、超聲心動圖:M型超聲顯示:二尖瓣閉合線(CD段)的中晚期呈吊床樣後突。 二維超聲心動圖顯示:收縮期二尖瓣前葉或後葉向左心房突出,

越過二尖瓣環水準, 超聲多普勒檢查, 若伴有二尖瓣關閉不全, 于左心房側可測出收縮期湍流頻譜, 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標測可見二尖瓣返流, 並能測定其返流量大小。

治療
無症狀者, 不需治療。 有症狀者, 應進行針性治療。 ①心律失常, 可能是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 對頻發室性早搏和陣發性心動過速, 可選用心得安30-60mg/日, 分3次口服。 無效進可用胺碘酮0.4-0.6g/日, 或奎尼丁0.6-1.2g/日, 分3次。 ②胸痛, 服用心得安未能奏效者, 可改服硝苯吡啶或異搏定。 ③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如拔牙、手術、皮膚感染、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 應用抗生素(青黴素, 先鋒黴素)作預防性治療。 ④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 可行瓣膜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