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初防病大全

今天就是立夏了, 天氣會越來越熱, 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會隨之加快, 能量消耗大, 營養物質隨汗液流失, 造成免疫能力下降, 體質虛弱者稍不注意, 就有可能感染疾病。 因此, 從初夏開始, 採取正確的保健養生方法, 謹防夏季病, 以更好地度過夏天。

飲食宜清淡

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 加之飲水較多, 沖淡胃酸, 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 故飲食應清淡一些。 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 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 但是, 清淡不等於素食, 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製品, 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 不要做得過於油膩。

保證睡眠充足

夏季日長夜短, 氣溫高,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 消耗也大, 容易疲勞。 因此, 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 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 首先應做到起居有律;其次應注意臥室通風、涼爽;第三要保持平靜的心境,

力求“心靜自然涼”;第四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 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有利於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也是預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多食苦味

中醫認為, 凡有苦味的蔬菜, 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 因此, 營養學家建議, 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 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 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肴, 能調和脾胃, 清除疲勞, 醒腦提神, 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苦菜也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蔬菜, 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等功能, 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夏季出汗較多, 喝點帶苦味的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預防皮膚病

立夏過後節氣為小滿, 這就是皮膚病高發作的節氣了。 原因是小滿節氣氣溫明顯增高, 雨量也會增多。 悶熱天氣加上潮濕, 就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 所以剛過完立夏, 離小滿還有一段時間, 要先為預防未來的皮膚病作一些準備。 一般來說, 小滿節氣前後的皮膚病以風疹為多, 其病因病機包括濕鬱肌膚、腸胃積熱等, 所以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利於預防這類皮膚病, 尤其是具有清濕熱作用的食物, 如綠豆、冬瓜、黃瓜、馬蹄、木耳、胡蘿蔔、番茄、西瓜、山藥、鯽魚、草魚等。 而應儘量少食辛辣食物, 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等。

多喝水少喝飲料

據營養專家介紹, 初夏天氣都比較乾燥, 人體每天的進水量應達到2000-2400毫升。 由於早上人體血液濃度非常高, 容易形成血栓, 所以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應該喝一杯水。 一天水分的補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 保持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 預防上火。 不宜用飲料代替水, 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 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

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 影響消化和食欲。

初夏多養護脾胃

很多人在初夏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 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入夏後人體胃口自然變差, 消化功能本來就受天氣影響;另一方面, 由於人們貪涼嗜好冰冷食物, 刺激腸胃, 使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 血管驟然收縮, 血流量減少, 從而影響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 導致生理功能失調。 很多老人、兒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現腹部疼痛、胃炎等情況。

從養生方式來說, 初夏最需要多養護脾胃, 最好能多進稀食, 吃粥喝湯, 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 又能補養身體。 此外, 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 在食物中, 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

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 而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 最好不要急著吃, 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 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預防腸道傳染性疾病

初夏應重點預防腸道傳染性疾病, 特別是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臨床表現為畏寒、高熱、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 嚴重者可出現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腦病。

預防腸道傳染性疾病, 首先要注意飲水飲食衛生, 不喝生水, 不吃腐敗變質食物, 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水產品。 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 剩餘食品、隔餐食品要徹底再加熱後食用。 外出旅遊、出差要挑選衛生條件好的旅店就餐,儘量少食涼拌菜,最好不要在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

初夏易發口瘡和紅眼病

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會陡然增多。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焦慮、緊張,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很有關係。症狀嚴重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紅眼病。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隔離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

外出旅遊、出差要挑選衛生條件好的旅店就餐,儘量少食涼拌菜,最好不要在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

初夏易發口瘡和紅眼病

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瘡患者在這一時節會陡然增多。發生口瘡的誘因除了乾燥的氣候,焦慮、緊張,以及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也很有關係。症狀嚴重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局部燒灼、塗抹口瘡藥膜和服用維生素B2等方法進行治療。

此外,初夏還要注意預防紅眼病。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隔離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