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教師心理健康

1.教師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意義

教師健康的心理是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證, 是教師完成工作職責的前提條件,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僅有利於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 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有利於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健康的心理是教師生理健康的必要條件。

(2)健康的心理有利於教師工作效率的提高。

(3)教師健康的心理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證。

2.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教師職業對教師心理健康水準的要求是較高的。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除了有與其他職業的人共有的心理健康標準外, 還有自己職業的特殊性。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和評估教師的心理健康:

(1)教師角色認同。

(2)人際關係和睦。

(3)自我意識良好。

(4)情緒體驗積極。

(5)適應教育環境。

3.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自我維護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綜合看來, 導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工作繁重, 壓力過大。

(2)社會因素。

(3)教師的人格。

(4)學校因素。

教師的心理健康受複雜的因素影響, 但一個優秀的教師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

影響工作和生活。 教師應重視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 並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調整認知,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正視自己, 調節自我意識。

(3)調理情志, 增強心理耐力。

(4)善於交往, 改進教育人際關係。

(5)科學用腦, 調適生活節律。

(6)修身養性, 追求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