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牙膏殺菌成分可防瘧疾

全球每年都有超過50萬人因患瘧疾喪生, 尤其是在非洲和東南亞地區。 儘管有一系列藥物被用於治療該疾病, 但瘧原蟲對這些藥物的抗藥性越來越強, 未來有可能難以防治。

近日, 巴西坎皮納斯大學開展的一項由人工智慧“機器人科學家”參與的新研究表明, 牙膏、肥皂和洗滌劑等清潔用品中常見的一種殺菌和抗菌成分, 或可被用於防治抗藥性越來越強的瘧疾寄生蟲。

現有的抗瘧疾藥物乙胺嘧啶, 以瘧原蟲中一種叫做二氫葉酸復原酶(DHFR)的物質為攻擊目標, 抑制寄生蟲生長。 然而, 部分瘧原蟲現在已對這種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尤其是在非洲。 此次, 機器人“夏娃”發現, 一種被稱為三氯苯氧氯酚的成分能夠找到瘧原蟲中的目標DHFR酶, 並採取行動更有效地控制寄生蟲增長, 在對乙胺嘧啶存在抗藥性的寄生蟲中同樣如此。

該研究主要作者、坎皮納斯大學助理教授伊莉莎白·比爾斯蘭德說:“我們的機器人同事發現三氯苯氧氯酚能夠抗擊瘧疾, 這為人類帶來了福音。 這是一種安全成分, 能夠針對瘧原蟲生命迴圈中的兩個目標點進行工作。 這意味著, 瘧原蟲將很難進化出抗藥性。 未來, 我們或許可以利用它開發一種新藥。 ”研究論文被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牙膏中含有三氯苯氧氯酚。 它被用於預防牙菌斑滋生, 且能同時抑制DHFR和ENR(一種作用於肝部脂肪酸產生的酶)兩種酶發生作用。

因此, 研究人員稱, 三氯苯氧氯酚或可從肝臟和血液兩個管道防治瘧原蟲。 (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