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聊聊“老年冬季低溫症” 喝酒保暖是誤區

儘管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 但因為生活和生存品質提高了, 人們吃得好, 穿得暖, 共同的感覺就是“冬天並不可怕”。 但我的鄰居趙大媽卻最害怕過冬天。

前兩天, 我在樓道裡遇上她老人家, 我見她畏寒的樣子, 就勸道:“您老年紀大了, 應該多穿點衣服呵。 ”趙大媽雖然年近七十, 但也是個爽快人:“嗨, 哪是穿衣服的事呵。 我這人就是這樣, 一到冬天就沒勁, 喜歡睡懶覺, 全身都有些發涼。 ”說著就把手伸過來讓我摸。 我一摸, 果然涼如冰石。 “這還是輕的哩, 去年我的臉上還有點腫, 老頭子以為我得了什麼大病, 我把我帶到醫院,

結果一場虛驚。 醫生說, 沒什麼大病, 好多老年人冬天都是這樣。 ”

我笑著對趙大媽說:“你的這個症狀, 醫學上叫做‘老年冬季低溫症’, 雖然不是什麼大病, 但也要注意預防和治療。 ”趙大媽愣住了:“你怎麼和醫生說的一模一樣?不過, 我倒沒在意這個毛病。 ”趙大媽特意把我帶到她家, 要我給她講講“老年低溫症”的有關情況。

“我先說說這一病症對死亡的影響, 您老千萬別介意呵。 ”趙大媽笑著說:“不會的, 不會的。 ”我便正式開講了:“寒氣逼人的嚴冬, 對老年人是一個較大的威脅。 不少老年人因患‘冬季低溫症’而死亡, 但這種死亡常常被誤認為是由心肺疾病引起的。 調查表明, 60歲以上的老人在氣候惡劣的冬季, 死亡率要比氣候正常的冬季高60%。

”聽我這麼一說, 趙大媽似乎有些緊張:“為什麼只有老年人才有這種病症呢?”

我笑著說:“老年人的體溫持續在35度以下, 醫學上便稱作‘老人低溫症’。 所以這種病症有輕有重。 趙大媽您屬較輕的一類, 只要好好防治, 不會直接產生危險的。 ”我又接著講述“老年低溫症”的成因和具體症狀:“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 是因為老人的身體機能都已老化, 體內產熱減少, 能夠覺察到溫度降低的身體機理, 已經喪失了敏感, 在與寒冷的接觸中, 皮膚血管反應比較遲鈍, 不能很好地收縮, 丟失的熱量也比較大, 因而不能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老年冬季低溫症的形成一般需要數天時間。 當老人體溫降到35-36度時, 一般自己還能訴說寒冷,

但有嗜睡、無精打采的症狀;若體溫低於35度, 就可能出現意識障礙, 此時老人的皮膚往往表現蒼白, 摸上去有冰涼的感覺, 有時還可發現紫癜或水皰, 面部常腫脹, 肌肉僵硬, 很少有寒戰反應, 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心跳減慢的症狀, 如不及時採取措施, 可以發展到心跳驟停。 ”

趙大媽聽得很認真。 我說完後, 她似乎在回憶起什麼了, 大聲說:“這麼說我就明白了, 去年臉部腫脹的時候, 我的心跳也不太正常, 我還以為是做家務累的哩。 ”接著她老人家又問這種病怎樣預防, 說千萬不能讓老頭子也“染”上這種“低溫病”了。

我介紹道:“這種病症也能夠預防。 首先要注意老人的保暖, 除了禦寒衣被要充足外, 老人的居室溫度最好保持在20度左右,

睡眠時, 床上要採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加熱被窩等);其次, 要鼓勵老年人冬季多參加一些活動, 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種花養鳥, 等等;此外, 在飲食方面, 老年人冬季應多進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 但不宜多飲酒, 有些人以為飲酒可以禦寒, 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飲酒只會幫助身體散熱, 使得酒後倍覺寒冷。 ”

趙大媽先樂了:“老頭子倒是喜歡散步、鍛煉, 這不, 他還在外面和人逗鳥哩。 ”接著臉又一沉:“不過, 老頭子也有好酒的毛病, 一喝起來就沒個度, 還嚷嚷說喝酒能保暖身體。 我得好好教訓教訓他了。 ”

我接上話茬:“哪天我也好好勸勸他老人家。 不過, 當務之急, 您老要多保重。 雖然您的症狀較輕, 但畢竟患上低溫症了,

要盡可能地採取一些取暖措施, 使自己的身體暖和起來;如果體溫一直不能回升, 最好還要到醫院請醫生治療。 ”我又問了問趙大媽的睡眠和血壓情況, 結果一切正常, 我真替趙大媽感到高興。

在此一併提醒那些患有神經衰弱症、高血壓、老年低溫症的老年人:有些藥物對老年低溫症是有所禁忌的, 如冬眠靈、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 這些藥物可抑制下丘腦後部體溫調節中樞, 促進周圍血管擴張, 抑制血管收縮, 干擾碳水化合物代謝, 還可通過降低患者對寒冷的反應, 使得病情加重。 所以, 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 少用或不用這些藥物。

文/霍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