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骨怎麼做好吃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吃過腔骨吧!其實腔骨也是豬的一個部位, 對於豬身上的骨頭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吃的, 而且豬骨頭的營養價值是比較高的, 做一些豬骨頭湯有助於一些體質虛弱的人補身體, 特別是對於一些傷筋動骨的患者來說, 豬骨的營養價值對他們是最好的, 那麼腔骨怎麼做好吃呢?
醬香腔骨
材料:腔骨, 幹黃醬
調味料:豆腐乳, 鹽, 糖, 料酒, 花椒, 大料, 桂皮, 香葉
做法:
1.腔骨洗淨用牙籤紮小洞, 熱水焯去雜質, 血沫撈出備用。
2.油鍋熱後蔥薑爆香, 放入幹黃醬翻炒, 醬色稍變色加水稀釋, 放入豆腐乳, 鹽, 糖, 料酒, 花椒, 大料, 桂皮, 香葉翻炒均勻, 翻炒至醬香味四溢.
3.加入焯好的腔骨翻炒至完全上色後, 加足量開水小火燉2小時。
4.出鍋前大火收濃湯汁。
溫情提示:
1.感覺幹黃醬比稀醬醬香味更濃郁。
2.腔骨上紮出小孔更有助於進味。 可以提前一晚將醬抹在腔骨上醃制,
3.醬稀釋後多炒一會, 醬香味才會發揮出來。
4.加開水燉2小時, 不要加冷水, 否則肉質會發柴。
燉腔骨的做法:
簡介:最近工作太累, 做道燉腔骨來補補, 燉腔骨的做法很簡單, 鈣質豐富, 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原料:豬腔骨1250克、大蔥50克、薑20克、八角3克、花椒3克、香葉1克、桂皮2克、小茴香2克、冰糖20克、六必居黃醬30克、黃酒20克、醬油10克、鹽8克、雞粉3克、清水3500ml
燉腔骨的做法一:
1、先把腔骨用涼水浸泡30分鐘, 然後用清水反復洗淨血水。 把所有香料放入香料盒蓋好蓋子;
2、把30克黃醬用10倍的清水澥開, 靜置沉澱半小時;
3、把沉澱好的醬湯潷入清水鍋中,
4、鍋中放入香料盒、冰糖、蔥段、薑片;
5、把浸泡和清洗好的腔骨放入鍋中, 倒入黃酒20克;
6、倒入醬油10-15克, 然後用大火煮開, 煮開後, 把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
7、把砂鍋煮開, 改用微火蓋好蓋子, 慢燉一小時三十分鐘, 然後進行最後調味;
8、沙鍋裡放入鹽和雞粉, 蓋好蓋子再煮5分鐘即可關火, 吃的時候揀出料盒蔥薑, 然後燉腔骨便可食用。
燉腔骨的做法技巧:
1、豬腔骨要選擇新鮮的, 用清水浸泡30分鐘沖洗乾淨, 可不必再另行用開水煮燙, 這樣燉出的腔骨肉質會很爛, 入口即化。
2、燉腔骨燉的時候要用微火慢燉, 燉熟後可保持肉整而酥爛, 不會脫骨, 切不可火大, 否則會骨肉分離。
3、使用六必居的黃醬來做為燉湯的基本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