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2歲的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景, 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特別是吃飯的時候, 家長就會跟在孩子的身後, 哄一陣子喂一口飯, 這樣不僅沒有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還會導致孩子營養跟不上。 等到孩子餓了的時候就會選擇吃零食, 家長的這種做法非但不是愛孩子, 反而是害了孩子。

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愛吃飯, 總是吃兩三口就不吃了;或是會挑食, 只選自己偏好的食物吃。 也有孩子吃飯很慢, 一口水餃可能含了半個小時都吃不下去, 一頓飯要吃兩個小時。

有良好的進食習慣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 以下提供家長進行進食訓練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可依照孩子的狀況在家進行練習。

套餐式餐點

華人用餐的習慣通常是吃合菜, 好處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菜色, 但同時也讓孩子有挑食的機會。 若孩子挑食情形嚴重, 可嘗試使用套餐式給予孩子食物,

也就是盤子上同時具備飯、菜、肉等菜色, 如此可兼顧孩子的營養, 還可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份量吃完。

此外, 將孩子不喜歡的食材料理方式稍做改變, 如菜剁碎混入飯中或混在肉中, 通常將有纖維的食物切小塊即可改善孩子咀嚼過久的情形。

正餐之外不給零食

除了規範良好的進食時間及習慣外, 亦須控制孩子不可吃零食, 若孩子不吃正餐仍有零食可以填飽肚子, 那他就更不會想要認真的進食。

除了父母之外, 需請家中其他成員配合進行, 尤其是祖父母很容易心疼孩子挨餓就給零食。 長痛不如短痛, 全家人的配合可更有效率地改善孩子進食狀況。

在無干擾環境用餐

許多家庭有吃飯時看電視的習慣, 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節目內容上, 無法專心用餐, 如此一來不僅用餐時間會拉長, 也常有「吃飯配電視」的情況, 對所吃的東西食之無味。 也有孩子會吃飯吃一半就跑去玩玩具, 而忘了原來在做的事情。

建議家長在用餐時不開電視,

並把環境淨空, 避免過多的玩具或會使孩子分心的物品, 讓孩子專心吃完飯後再進行其他活動。

訂定用餐時間

孩子吃飯不專心, 或是喜歡讓人家喂、不愛自己吃, 都可能造成一頓飯吃好幾個小時, 甚至聽過一餐吃3個小時的例子, 如此一來嚴重影響了家長和孩子的作息, 孩子學會使用拖延戰術, 家長也很容易妥協而開始喂孩子。

建議家長為孩子訂定標準吃飯時間, 如半小時或45分鐘, 超過時間後, 就把所有的食物收起來, 直到下一餐才能吃。 孩子天生有不讓自己挨餓的本能, 幾餐沒吃飽, 之後一定會更積極地進食。 你可能會發現, 在家不愛吃飯的孩子, 在幼稚園都吃得又快又好, 由此可看出「規範」的重要性。

解決口腔敏感問題

若孩子常表示咀嚼菜、肉的纖維時, 嘴巴內感覺很刺, 又同時有排斥刷牙、洗臉的狀況, 可能孩子有口腔或臉部敏感的問題, 可在用餐前15分鐘為孩子進行臉部按摩。

按摩的方向為從人中開始繞嘴唇一圈, 再由嘴角往耳朵方向, 用適當力量在臉頰上按壓,

每個點停留5秒鐘。 孩子可以接受後, 再將食指伸入口內, 和姆指一起按壓臉頰肌肉, 以及定點式按壓牙齦。 若不知如何進行, 可至醫院複健科詢問職能治療師或語言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