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不要讓“它”進入你的身體!

由於紋身器材直接接觸人體血液和體液, 使用者只要超過1個人, 消毒不徹底或衛生不達標, 傳染病傳播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另外, 紋身顏料不用消毒容器保存, 也會成為傳染病傳播媒介。 紋身者及大眾應該瞭解與紋身相關的健康危險, 紋身從業人員也應該向客戶明示紋身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

倍受時尚人士們熱愛的紋身、針灸, 其實也能傳播肝炎病毒。 此外, 一些家庭中有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器具的習慣, 如果其中一人帶有肝炎病毒, 其他人被傳染的風險就大大增強。

研究發現大面積紋身感染丙肝等血液傳播性疾病直線上升

近期《國際傳染病學雜誌》刊登加拿大一項新研究分析了加拿大、伊朗、義大利、巴西和美國等30個國家的124項相關研究, 結果發現, 紋身直接導致丙肝等血液傳播性疾病幾率直線上升!

近年來, 紋身日益流行, 美國30歲以下人群中, 36%的人有紋身, 加拿大8%的中學生身上至少有一處紋身, 21%的沒有紋身的學生表示想紋身。 紋身過程中, 皮膚每秒鐘要80—150次, 以便向皮膚注射色素。

由於紋身器材直接接觸人體血液和體液, 使用者只要超過1個人, 消毒不徹底或衛生不達標, 傳染病傳播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另外, 紋身顏料不用消毒容器保存, 也會成為傳染病傳播媒介。 紋身者及大眾應該瞭解與紋身相關的健康危險,

紋身從業人員也應該向客戶明示紋身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

小知識:丙肝比乙肝更為嚴重 並且世界尚無疫苗

世衛組織的報告指出, 由於至今沒有研製出丙型肝炎疫苗, 使得丙型肝炎的危害乙肝更為嚴重。 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已經成為肝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後, 大都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在急性期通常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 當它轉為慢性後, 很多人在很長時間內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出現, 但病毒對肝細胞的破壞一直持續著, 直至肝臟出現硬化或惡變成肝癌後才可能出現相關症狀。 因而, 丙肝被視為“沉默的殺手”。

紋身還會傳播過敏反應、愛滋病病毒、乙肝、細菌或真菌感染……

研究還發現, 除了丙肝和其它血液傳播疾病之外, 紋身還會傳播過敏反應、愛滋病病毒(HIV)、乙肝、細菌或真菌感染以及去除紋身相關的其它疾病。 另外, 紋身顏料含有家用油漆、電腦印表機墨水或工業碳等。 一些紋身墨水中的有毒物質會通過血液系統進入人體腎臟、肺臟和淋巴結。

研究人員呼籲出臺“紋身從業人員及客戶傳染病控制指南”, 加強該指南的落實和監控, 實施紋身人員及紋身過程記錄制和重大衛生事件報告制等。 他們還呼籲開展防止青少年和監獄囚犯兩大人群紋身, 以防丙肝傳播。 在加拿大, 12%—25%囚犯丙肝病例與紋身有關, 而普通人群的幾率僅為6%。

醫師特別提醒:

紋身、紋眉, 甚至修腳修指甲, 都是生活中的"危險"時尚行為。

用酒精棉球擦擦式的“消毒”, 肯定不安全!

網友問:已經有的紋身可以去掉嗎?

我的一個朋友想參軍, 但是由於身上有紋身被拒絕了, 請問紋身能除掉嗎?

答:解放軍304醫院皮膚科張晚霞副主任醫師認為, 紋身是用針剌破皮膚, 然後再用不同的顏色隨傷口滲入皮膚, 繪成不同的人物、動物等各種圖案。 所用的顏料多是黑墨(碳), 通常為青黑色, 亦有用靛、銀珠及朱砂等其他顏色。 紋身是對皮膚的一種人為的傷害, 極易發生局部感染, 如皮膚結核、化膿性疾病, 或瘢痕疙瘩等。 有的病人屬於過敏性體質, 紋身還會引起過敏反應, 最常見於汞、鉻及其它化合物, 引起皮炎及紋身肉芽腫。 有的診所、美容店條件極差, 使用的工具消毒不嚴,

有的多人合用一套工具, 會引發各種經血液傳播的疾病, 如愛滋病、乙肝、梅毒等。 過去消除紋身一般採用電灼、冷凍、化學腐蝕或外科切除等, 患者比較痛苦, 效果也不太好, 並遺留瘢痕。

近年來, 國內引進先進的鐳射治療技術, 專門治療色素性疾病, 如紋身、紋眉、太田痣等, 對皮膚表面及周圍組織沒有損害, 色素消退快、並不遺留瘢痕、療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