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養生從春季開始

適當“春捂”提高身體抵抗力

俗話說“春捂秋凍”, 由冬季轉入初春, 乍暖還寒, 氣溫變化又大。 過早換裝, 一旦氣溫降低, 難免身體會措手不及, 難以適應, 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此外, 春天又是各種病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 各種傳染病很容易流行。

“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再把棉衣送”, 從古至今, 中醫就有重視“春捂”的養生之道, 適當“春捂”養生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 減少患病。 因此, 在早春, 減衣服不要太匆忙, 要根據天氣的變化, 一件一件的減, 此外被褥也不應該馬上減薄。 對於女性來說, 穿超短裙要注意保護好關節, 平時要穿著襪子注意腳部的保暖。 因為腳部有很多穴位是關係到腰部和卵巢子宮的健康。

多多運動防“春困”

古語說“春眠不覺曉”, 每到初春時分, 想必有不少人變得特別好睡, 而且睡醒後精神不佳, 總是想睡覺, 這就是“春困”現象。

春困是因為季節交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 進入春季後, 隨著氣溫的升高, 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 皮膚血液迴圈也旺盛起來。 這樣一來, 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 大腦的供氧量則必然就顯得不足了, 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 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 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 總覺得睡不夠。 於是出現了“春困”的現象。

“春困”可以通過多種措施和方式來解決, 首先是早睡早起。 其次要加強鍛煉, 每天起床後堅持到公園、田野進行鍛煉, 持之以恆可保持精神飽滿, 神清氣爽。 再次, 要注意平衡飲食, 攝取足量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可增強體力, 驅除“春困”。

飲食祛濕好保健

春季天氣比較潮濕, 空氣中的濕氣很重, 不僅空氣中潮濕得能擰出水來, 我們體內也是濕氣十足。 中醫理論認為, 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 肝氣旺盛, 易克脾土, 以致脾胃虛弱, 水濕不化, 濕邪內困, 加上春季陰雨綿綿, 外濕阻遏, 經脈血氣不暢。 因而變得容易疲累, 身體容易出現毛病。

因此合理借助“祛濕”食品, 也是很有道理的。 走在大街小巷, 會發現祛濕的涼茶又熱賣了起來, 不少人都會在這個時候時不時的去買幾杯“祛濕茶”。 然而, 醫生提醒廣大市民, 在飲祛濕茶的時候, 也要分清楚自己是“內濕”還是“外濕”。 許多市民不分體質,

飲用涼茶過多, 可能還會導致“外濕”變成“內濕”。

外濕主要是由於外界的天氣潮濕, 濕邪入侵體內導致的, 許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濕, 為了祛濕而飲用了過多的涼茶, 或食用了過多的生冷食物, 傷了脾胃, 導致脾虛, 不能運化水濕, 濕滯自然就內生, 於是外濕就變成了內濕。 分辨內濕和外濕還可以觀察舌頭:內濕, 舌苔淡嫩, 邊有齒痕;而外濕, 舌紅, 沒有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