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怎么吃板栗補中利脾胃

每年到了霜降節, 糖炒栗子熱騰騰的香味又開始在街頭巷尾飄動, 中醫指出, 板栗熟食能補中利脾胃, 生食強腎健腰腿。

板栗香甜可口, 做干果零食或是做菜肴佐料都很相宜, 它不僅含有大量淀粉, 可以直接當飯吃, 而且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有很好的食療保健功能。

板栗在中醫養生上也一直很受重視。 《名醫別錄》說栗子“主益氣, 厚腸胃, 補腎氣”, 它入脾腎經。 民間用板栗補養、治病的方法很多, 但是很多人也許不知道, 板栗熟吃和生吃還各有講究呢。

現在由于生活條件改善, 家長對小兒的營養照料往往過于精細,

強食、偏食均可導致臨床多見的小兒脾虛證, 所謂“脾虛”即指小兒面色無華, 體倦乏力, 形體偏瘦, 厭食或拒食。 此時可將板栗仁蒸煮熟, 磨粉制成糕餅, 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 以增加其食欲, 收澀瀉泄, 調理腸胃。 懷孕初期孕婦常常胃口不佳, 連平時自己喜歡的菜都不想吃, 家人可勸食些熟板栗以幫助她們改善腸胃功能。

知道了板栗熟食能補中利脾胃, 此外, 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咸宜, 板栗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 增進食欲, 既可用于脾胃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患者的恢復, 也適合長期治療老年人由于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 氣虛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