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冷熱不分 小小紙杯會致病

27歲的黃小姐是外企白領, 因工作繁忙無暇顧及飲食, 成了速食店的常客, 入夏以來, 冷飯成為黃小姐的最愛, 由於紙用紙杯看起來結實耐用, 就常常帶回家用來裝熱水, 最近一段時間, 黃小姐頻頻出現腹瀉、胃腸不適等症狀, 調整飲食後仍不見好轉, 一個偶然的機會, 黃小姐發現她從速食店帶回來的紙杯內有些蠟狀物, 倒入熱水後還會熔化, 黃小姐懷疑自己的不適症狀會不會與此有關。

經營養學家分析, 答案是肯定的。 這小小的紙杯果具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嗎?用它盛裝冷飲還安全嗎?讓我們來看看這小紙杯蘊涵的“大”問題吧。

“冷”蠟、“熱”膜, 各司其職

其實, 平常使用的一次性紙杯可分為冷飲杯, 熱飲杯有兩種, 他們各有其職, 一裡“錯位”, 就會威肋到消費者的健康。

這兩種杯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呢?就在於製作過程中的一層“蠟”和一張“膜”, 冷杯飲的製作過程如下:紙杯原紙直接印刷、模切、成型加工。

在速食店中, 冷飲杯多是用來裝碳酸飲料和冰塊的, 表面有一層食品用蠟-因為冷飲料會使紙杯表面積水, 導致紙杯軟化, 塗上一層蠟便可防水。 在0攝氏度~5報攝氏度時, 這種蠟非常穩定和安全, 但是只要水的溫度超過62攝氏度, 蠟就會熔化, 紙杯進而吸水變形。 有別於冷飲杯, 熱飲杯表面粘貼一層特殊薄膜, 不僅耐熱性好, 而且在高溫飲料的浸泡下也無毒無害。

食品用臘:熔化後可能致病

看到這裡, 肯定有讀者要問了, 冷飲杯上噴塗的既然是食品用蠟, 應該不會讓人體有害吧?

食品用蠟一般來源於天然動植物。 蠟的種類包括蜂蠟、木蠟混, 以蜂花粉, 蜂蜜, 蜂蠟線, 奶油, 紅米粥, 糖水等製成功效和質感類似於生活中使用的各種蠟製品。 但因其天然產物的特性。 與其他化工產品的蠟又有本質上的不同, 故不超出有關成分攝入量時, 對健康無害。

食品用蠟產自生物體, 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脂肪, 有機酸等, 可用來給食物上光, 保鮮, 食品用蠟進入人體後, 上述成分可以被人體消化吸收。 一般情況下, 人們不會一次攝入大量的食品用蠟, 因此它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

如果食用過多, 則會對人體物質代謝和分解器官, 如肝臟, 腎臟等造成過重的負擔。

食品用蠟服用後還能潤滑腸壁, 阻止腸內水分吸收, 軟化糞便而導瀉, 醫學上用於治療便秘。 常人大量食用食品用蠟會導致腹瀉, 前文所述黃小姐出現腹瀉等不適, 與食品用蠟的導瀉性不無關係, 長期食用這種蠟, 還可能妨礙脂溶性維生素A、D、K及鈣, 磷等的吸收, 引起脂溶性維生素類缺乏症, 甚至導致骨骼股, 心肌變性, 老牛人還易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損傷等。

為安全起見, 建議大家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用冷飲杯盛熱水。 食品用蠟除可熔幹熱水外, 還易溶解於油脂。 因此, 也不要用塗有食品用蠟的冷飲杯盛放油性食物。

工業用蠟:魚目混珠的殺手

市面上還有許多不法商販, 為了降低成本而違反國家標準, 在冷飲杯上噴塗工業用蠟, 消費者肉眼很難分辨清楚。

工業用蠟一般是化工加工產品, 主要成分是烷烴類物質, 與我們熟知的汽油, 液化氣等有相似之處, 這類蠟可用於汽車打蠟上光, 潤滑等。 工業用蠟對皮膚沒有損害, 但不可食用。 工業用蠟成分比較複雜, 大多含有重金屬和化工原料, 鉛、汞, 砷等重金屬如經常食用, 會影響人的記憶力和免疫功能, 還可能出現貧血等症狀。 工業石蠟中含有超過衛生標準限量的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和“稠環芳烴”, 長期大量食用會有致癌作用。

此外, 工業用蠟對人體呼吸道易造成不良影響, 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

使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如咽喉炎, 氣管炎, 肺炎等。

由此可見, 紙杯雖方便, 使用要當心, 節約誠可貴, 健康價更高, 不要因為一隻小小的紙杯而損害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