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谷雨防上火應適當進補

谷雨節氣后, 降雨增多, 空氣濕度加大。 此時, 人們在保健養生時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 針對其氣候特點有選擇地進行調養, 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外環境變化相適應, 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谷雨時節氣溫回升快, 公眾要慎防春季上火

谷雨時節, 盡管天氣轉暖, 但是氣溫變化還是很大, 尤其是早晚與中午的溫差相當大, 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 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 早晚可多穿一件衣服。 谷雨時節自然界陽氣驟升, 易引動人體內蓄積的內熱而生肝火,

繼而誘發春日常見的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出血, 以及頭痛眩暈、目赤眼疾等疾患, 這就是所謂春季上火, 即“春火”。

養生專家表示, 抑制“春火”應該春捂有度, 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點, 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 不要再捂了, 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產生。

另外, 飲食上要注意調養肝氣去“春火”。 那春季上火吃什么好呢?專家稱:宜適當吃些辛溫升散的食品, 如蔥、香菜等。 少食生冷之物, 以免傷害脾胃。

谷雨時節脾功能旺盛, 適當進補益身體。

春天, 肝木旺盛, 脾衰弱, 但在谷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 脾卻處于旺盛時期。 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 應多進行些體育運動, 如做做保健操, 練練氣功等。

此節氣中, 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

使消化功能正處于旺盛的狀態, 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的吸收, 所以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個季節的氣候變化。 但是補要適當, 不宜過, 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說法。 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 而應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 抵抗春瘟, 而且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如果飲食不當, 卻極易使腸胃受損。 從這個意義上講, 這一時期又是胃病的易發期。 消除病因是治療的關鍵, 如戒煙、戒酒、不暴飲暴食、饑餓無度, 少吃多餐和避免食用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藥物等。

此節氣中, 肝腎處于衰弱狀態, 所以應注意加強對肝腎的保養。 調養情志, 保持愉快的心情,

對身體很有好處。

谷雨節氣里, 雨水增多, 但因氣候多變, 也會出現少雨干旱時段, 所以風瘟、眩暈、癬瘡等癥也易發生。 總之, 在此節氣中, 要注意調節情志, 合理飲食, 加強鍛煉, 就會減少疾病, 強健身體。

溫馨提示:谷雨節氣后是神經痛的發病期, 預防的辦法是調暢情志, 避免情緒波動。 同時, 由于天氣轉溫, 百花盛開, 過敏體質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