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胃病切忌久拖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胃病的侵擾。 胃病為何難治?因為胃病是一種常見病, 大多數患者不把它當回事, 能拖就拖。 長此以往容易拖成慢性胃炎、胃潰瘍, 甚至導致惡變。 而胃病種類繁多, 雖說症狀差不多, 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後飽脹、燒心、噯氣等, 但病變的部位和程度卻各不相同。

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胃炎、胃潰瘍。 胃炎進一步分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 胃潰瘍除在胃內壁的大小、位置、程度不同外, 還有十二指腸潰瘍。 不健康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大、煙酒過度,

或先天腸胃抵抗力差等原因都可能導致胃部不適。 因此, 胃病易成為一種“難治病”, 並逐漸發展為現代社會高發病, 久治不愈。

在中醫理論中, 胃病的根源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而引發的一系列炎症、潰瘍、腫瘤等疾病。 久治不愈的胃病患者必然脾胃虛弱, 升降失調, 治療時必須注重整體治療。 治療胃病的常見中草藥有當歸、麥冬、白芍、雞內金、川芎等, 在日常用藥時, 也可選擇現代中醫和胃降逆、健脾消脹、通絡定痛的綜合療法, 比如遵醫囑服用摩羅丹等中成藥。

中醫提醒, 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 茶葉裡含有鞣酸, 與中藥同時服用會影響人體對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不要吃大蒜, 大蒜素會刺激胃腸黏膜, 降低療效。

此外, 服用中藥煎劑及丸藥時, 不宜吃生、冷、油膩食物, 以免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