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體寒女性 試試順應經期調養“驅寒”

體寒與遺傳和生活環境有關, 這些“驅寒”小妙招趕緊學起來!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來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湘立

毒舌金星的又一檔節目——《中國式相親》自播出以來, 每週都為大家貢獻層出不窮的槽點。 比如之前有一位營養師媽媽, 一上來就說“手涼的女孩不要”。 因為“手涼會有宮寒, 宮寒的媽媽生男孩會得小腸疝氣, 生女孩則會營養不良。 ”更離奇的是, 這個節目出街後, 很多中醫、西醫都站出來說“我們的醫學詞典裡沒有宮寒”!

宮寒這個在民間很“火”但卻不受醫學界待見的概念到底是怎麼回事?手腳冰冷和生孩子有關係嗎?帶著這些問題,

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湘立博士。

傳說中的“宮寒”

對應一系列女性生殖健康症候群

“無論在中醫典籍還是西醫論著, 我們都找不到一種名為‘宮寒’的病。 但這個概念在民間卻很‘火’, 很多患者來看病一開口就和我說, 醫生我‘宮寒’要怎麼調理?”李湘立的說法證實了網上一大波醫學界人士對“宮寒”的否定。 “不過, 從民間對‘宮寒’的描述來看, 倒是可以從臨床上找到不少對應症狀, 包括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異常、手腳冰冷、不孕不育等幾種婦科症候群。 ”

李湘立進一步解釋道, 宮寒的概念完全來自於民間, 但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宮”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

指的是胞宮, 包括了子宮、輸卵管和卵巢, “也就是女性的整個生殖系統。 就像中醫理論中的‘腎’, 並不是單指西醫的腎臟, 而是一個抽象、範圍更廣的體系。 ”因此李湘立認為, 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宮寒”可以理解為胞宮及其功能出現問題所產生的與女性生殖系統相關的疾病, 比如常見的月經病和白帶病等。

那麼, 寒從而來呢?李湘立說, 一個人是否為體寒主要由兩方面決定, 一是外因:如長居寒濕之地或者夏天長期待在空調房等環境因素, 或者一些宅一族長期缺乏戶外活動, 也容易養成體寒。

飲食同樣起著很大作用。 李湘立提到:“很多年輕人喜歡喝冷飲, 並且食用過多涼性瓜果蔬菜, 如西瓜、芥菜、苦瓜等, 這些都會導致體寒。

”另外, 廣東的街坊還要特別注意, 動不動就喝涼茶下火也會使體質偏寒。

另一方面就是內因。 李湘立說:“體質偏寒其實與父母遺傳有關, 如果媽媽是寒體, 孩子是寒體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此外老來得子的情況更容易生出寒體的後代, 因為年紀大的父母陽氣減弱, 子女體質就會偏寒性。 還有要注意脾腎的健康, 脾腎陽虛的人也容易體寒。 ”

提醒:

體質虛寒會影響生育能力

體質偏寒有啥壞處?李湘立說, 這種體質的人群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調養, 輕則月經不調、白帶異常, 重則會影響女性生育, 患上不孕不育。

那麼,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體寒呢?李湘立歸納了下面這十一個特徵——

1.臉色蒼白, 面容憔悴;2.舌苔白, 舌淡胖;3.面部浮腫,

體型虛胖;4.時常痛經且例假較少;5.白帶清稀且帶有異味;6.總是手腳冰涼、小腹冰冷;7.有一次或幾次流產經歷;8.有不孕史;9.容易腰背酸痛;10.脈象沉且細、緊;11.食指與拇指之間的大叉穴(虎口)呈淤青色。

李湘立建議, 體質虛寒的人選擇住所時要避開潮濕陰冷的地方, 夏季切不可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 且要多進行戶外活動, 曬曬太陽, 促進排汗。 “平時吃東西也要留心, 寒性食品不可多吃, 儘量吃些溫性食物, 如蘋果、荔枝、龍眼、核桃、大棗、牛羊肉等。 ”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對體質進行綜合調理, 先去正規醫院請中醫做一個體質辨識, 再對症下藥。 ”李湘立表示。

支招:

中醫教你“驅寒”小妙招

除了藥物, 其實在日常飲食起居上稍微下點功夫也能改善體寒。

李湘立為大家總結了一套順應月經週期驅寒調養的食療、保健方(注:以下湯譜皆為一人量)。

1.月經前一周

鮮益母草枸杞湯

材料:鮮益母草15~20克, 枸杞15克, 瘦肉若干。

做法:加水滾湯, 分量大約為一碗。

功效:活血排經, 建議經前飲用一周。

2.月經期

當歸雞蛋紅糖水

材料:當歸10克, 水煮雞蛋1個, 紅糖適量。

做法:加水煮開, 分量約為一碗。

功效:補血活血, 有助緩解痛經。

3.月經後一周

桂圓百合枸杞水

材料:桂圓10~15克, 百合枸杞適量, 少許冰糖。

做法:加一碗水, 滾湯。

功效:修復子宮內膜, 促進生血。

對於女性月經病(如痛經)比較嚴重的患者, 李湘立建議應到醫院治療, 否則將會出現月經紊亂、不孕不育、加速衰老等症狀。 臨床上療效比較好的方法包括:

經前一周:

對相關穴位(子宮穴)進行針灸,

溫針, 堅持一周, 如果不能每天到醫院, 也建議一周去3天左右。

月經來時:

有痛經史的女性, 經期來時最好也每天用溫針針灸。

月經結束後:

拔火罐、針灸、沐足、貼耳穴等調理方式, 能有效改善睡眠和內分泌狀況。 (文/記者黎蘅、何家 通訊員魏星、黃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