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一天當中人體體溫的變化

一般來講, 除去各種疾病特別是感冒發燒等病症的干擾, 人的體溫是恒定的, 只是和體質有關, 有的略高些、有的略低些, 基本都能維持在36度左右。

其實, 如果認真地說, 一天之內, 人的體溫也不是恒定的, 有略微的差別, 只是變化不大, 不易被察覺而已。 今天, 請隨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定要注意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可以隨著程式和變化的因素。 也可以進行生活中體溫那也是呃也是有一定的恒定 現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病人來檢查體溫和觀察的病人病情的變化以及某些疾病的預後。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恒定的, 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 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 生理狀態下, 早晨體溫略低, 下午略高。 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 而老年人體溫偏低。 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 37.3~38攝氏度為低熱,

38.1~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 39.1~41攝氏度為高熱, 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 人體溫度相對恒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 如體溫高於41攝氏度或低於25攝氏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 甚至危害生命。 機體的產熱和散熱, 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 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 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 觀察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體溫正常值:

每日早晚、人體各個部位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 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範圍, 但並不是恒定不變的。 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 為36.2℃~37.2℃, 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0.5℃, 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2℃~0.6℃。

一天之中, 清晨2~5時體溫最低, 下午5~7時最高, 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0.8℃。 另外, 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5℃左右。 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孕期的體溫是會隨著激素的分泌有所增加的。

在健康狀態時, 如飲食正常, 衣著適宜, 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恒定的, 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2℃), 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 超出這個範圍就是發熱, 38℃以下是低熱, 39℃以上是高熱。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 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兒童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兒童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兒童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 兒童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 稱為發熱。 不超過38℃稱為低熱, 超過39℃者為高熱。

從上面的內容, 我們不難看出, 一個人的體溫早晚晝夜不同, 身體的各個部位的溫度也不同。 所以世界上沒有絕對。 掌握了這些知識, 有利於您判斷自己的健康情況。 一旦發現病症, 有利於配合醫生及時進行治療。 因此, 人體的體溫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