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薏苡仁的藥用價值

薏苡在藥用上, 全身是寶, 可分為薏苡仁、薏苡葉和薏苡根。

薏苡仁就是薏苡的種仁, 藥食皆宜, 味甘淡性微寒, 可入脾腎肺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腸。 具有健脾, 補肺, 清熱, 利濕的功效。 主治泄瀉, 濕痹, 筋脈拘攣, 屈伸不利, 水腫, 腳氣, 肺痿, 肺癰, 腸癰, 淋濁, 白帶等疾病。 《綱目》:健脾益胃, 補肺清熱, 去風勝濕。 炊飯食, 治冷氣;煎飲, 利小便熱淋。 尚用於胃癌、子宮頸癌、絨毛膜上皮癌等, 以及多發性疣。

薏苡葉 薏苡的葉。 夏、秋採取。 葉含生物鹼。 有暖胃腸、益氣血之功。 暖胃腸, , 主治脘腹冷痛、腸鳴腹瀉等症。

益氣血, 主治失血過多、久病不起、氣血雙虧等病症。

薏苡根 又叫 打碗子根(《草木便方》), 五穀根(《分類草藥性》), 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為薏苡的根。 秋季挖取。 中醫認為, 薏苡根味苦甘, 性寒, 無毒, 入脾、膀胱經。 有清熱、利濕、健脾、殺蟲之功。 主治黃疸、水腫、淋證、疝氣、經閉、帶下、蟲積、風寒濕痹、脾虛泄瀉、發熱喘咳、腎虛腰痛、風火牙痛等病症。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薏苡根含薏苡素、棕櫚酸、硬脂酸、豆甾醇、β-和γ-穀甾醇、氯化鉀、葡萄糖、蛋白質、澱粉等。 薏苡根液可用於治療肺膿瘍, 並有降壓、利水、退熱作用。 薏苡根有墮胎作用, 故為孕婦所不宜。 總之, 薏苡一身皆為藥中之寶, 在臨床上可考慮選用。

薏苡仁的主要化學成分

薏苡的種仁含種仁含蛋白質13.7%、脂肪5.4%、碳水化物65%及鈣、磷、鐵等;種仁中脂肪酸的含量為棕櫚酸14.6~15.8%、硬脂酸1.1~1.7%、油酸49.3~59.0%、亞油酸22.7~23.7%、亞麻酸微量~0.5%,

並含少量二醯二醇的脂類。

薏苡仁的藥用機理

1. 薏米因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 可作為病中或病後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

2. 經常食用薏米食品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效果。 薏米能增強腎功能, 並有清熱利尿作用, 因此對浮腫病人也有療效;

3. 經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薏米有防癌的作用, 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 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可用於胃癌、子宮頸癌的輔助治療;

4. 健康人常吃薏米, 能使身體輕捷, 減少腫瘤發病幾率;

5. 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維生素E, 是一種美容食品,

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 消除粉刺、色斑, 改善膚色, 並且它對於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贅疣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6. 薏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 對防治腳氣病十分有益。

薏苡仁小藥方

1 治病者一身盡疼, 發熱, 日晡所劇者, 名風濕, 此病傷於汗出當風, 或久傷取冷所致:麻黃(去節)半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 炒)。 上銼麻豆大, 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煮八分, 去滓溫服, 有微汗避風。 (《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2清肺止咳方:薏米200克, 泡2小時候煮粥至剛熟, 加入百合50克、鮮藕50克、白蘿蔔50克、冰糖少許, 再煮20分鐘。

3 治久風濕痹, 補正氣, 利腸胃, 消水腫, 除胸中邪氣, 治筋脈拘攣:薏苡仁為末, 同粳米煮粥, 日日食之。

(《綱目》薏苡仁粥)

4 去風濕, 強筋骨, 健脾胃:薏苡仁粉, 同曲米釀酒, 或袋盛煮酒飲之。 (《綱目》薏苡仁酒)

5 治水腫喘急:郁李仁二兩。 研, 以水濾汁, 煮薏苡仁飯, 日二食之。 (《獨行方》) 6薏米、淮山、蓮子、大棗各40克, 百合、沙參、茨實、玉竹各20克, 共煮湯, 加糖, 連湯帶渣服食, 是夏熱天及體虛火旺不受溫補之人的清涼補品。 名曰:“八寶清補涼”。 有健脾止瀉, 滋陰潤肺, 除煩安神作用, 適用於肺虛咳嗽, 慢性腹瀉, 體虛多汗, 夜間口幹失眠, 夢多, 男子遺精夢泄, 婦女白帶淋漓等症。 7薏米美容酒:薏米粉100克裝瓶內, 加入米酒400毫升浸泡, 一周後即可飲用, 每次服20毫升, 若用橘汁、檸檬汁、蘋果汁等水果汁調和飲用效果更好。 有健膚美容、美豔肌膚作用, 可治皮膚粗糙、皮膚扁平疣等症。

8 治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 並煮粥食之。 (《綱目》)

9 薏米白果湯:薏米60克, 白果(去殼)8-12枚, 同煮湯, 用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食用。 有健脾除濕, 清熱排膿作用。 適用於脾虛泄瀉, 痰喘咳嗽, 小便澀痛, 糖尿病, 水腫, 青年扁平疣等症。

10 治黃疸, 小便不利:薏苡根五錢至二兩。 洗淨, 杵爛絞汁, 沖溫紅酒半杯, 日服二次。 或取根二兩, 茵陳一兩, 冰糖少許, 酌加水煎服, 日服三次。 《閩東本草》

禁忌

薏苡仁雖是佳食良藥, 但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 因薏米“寒下滑利”, 故對尿多尿頻、便秘滑精、陰虛津虧者及孕婦不宜服用。 另外, 薏苡仁及其多種提取物對子宮肌有興奮作用, 可促使子宮收縮, 因而有誘發流產的可能。 清朝《本草求真》一書中也提到“有孕婦女,

不宜妄用, 以性專下泄也。 ”為此, 中醫將薏苡仁納入妊娠用藥禁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