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羊肉的做法 六款羊肉藥膳幫你驅寒

羊肉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 尤其適合在冬季食用, 吃羊肉可以讓人身體暖和, 幫人驅寒。 那麼你知道羊肉的做法有哪些嗎?你知道羊肉怎麼做好吃嗎?你知道吃羊肉的禁忌嗎?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六款羊肉藥膳幫你驅寒, 趕緊來看看吧!

羊肉奶藥羹

羊肉500克, 生薑25克, 以微火燒8小時。 取羊肉湯1碗, 加去皮鮮山藥片120克, 煮爛後加牛奶半碗、食鹽少許, 煮沸即可食。

本藥膳取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 山藥健脾除濕、益精補氣之效, 牛奶補虛損、益肺胃之力, 與發表溫中的生薑同用, 可奏溫中補虛、益精補氣之效。 適用於病後、產後經常四肢冷、出冷汗、疲倦、氣短、口幹、煩熱、失眠等症。

羊肉燒胡蘿蔔

羊肉1000克, 洗淨切塊, 入熱油鍋同生薑5片共翻炒5分鐘, 加放黃酒3匙、細鹽、醬油、冷水少許, 燜燒15分鐘, 盛入沙鍋內, 倒入胡蘿蔔500克(洗淨切塊), 放橘皮適量, 加冷水3大碗, 旺火燒開後改小火慢燉2小時,

至肉酥爛離火。 可用於佐餐。

本藥膳以羊肉為主, 重用健脾化滯的胡蘿蔔, 少放些桂皮、生薑等溫胃理氣的調味品, 則有暖胃補虛、祛風除寒、補中益氣、壯陽補血之功效。 虛寒性腸胃潰瘍、腹瀉、疲勞畏寒者食之甚宜, 風濕性關節炎寒痹者食之亦佳。 冬季食用效果最好。

羊肉蓯蓉粥

肉蓯蓉15克, 洗淨切細。 水煎兩次, 去渣合汁, 加入羊肉、粳米各100克, 同煮至沸, 再放細鹽、生薑、蔥白適量, 同煮成粥。

肉蓯蓉性味甘溫, 能補腎益精, 強筋壯骨, 潤腸通便, 本藥膳適宜大便秘結、四肢不溫、腹中冷痛、腰膝酸冷等症患者食用。

羊肉羹

草果、良薑、陳皮、蓽茇、胡椒各3克, 裝入紗布袋;羊肉250克洗淨切細, 胡蘿蔔1根洗淨切片, 同入鍋內加水熬煮成湯汁。

汁內加蔥、鹽少許, 撒入麵粉, 使之成羹。

此藥膳胡蘿蔔健脾益胃、草果溫中燥濕, 陳皮理氣健脾, 良薑、蓽茇、胡椒均以溫運脾氣而見長。 諸物相合, 功力相濟, 共奏補腎健脾、祛寒行氣之功。 凡屬脾虛中寒而腎陽不足以致腹部冷痛、感寒或泄瀉者, 即可輔食之。

羊肉燉當歸

當歸10克, 熟地10克, 乾薑10克, 水煎兩次, 去渣合汁, 加放羊肉500克(洗淨切塊), 黃酒2匙, 醬油、食鹽少許, 小火煨2~3小時, 至羊肉熟爛可食。

當歸性味甘、辛, 溫, 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 熟地有滋陰養血之效。 諸物與羊肉同燉, 更增強其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 病後、產後體虛瘦弱以及血虛之人, 皆可食用。

羊肉煨大蒜

羊肉250克, 洗淨切塊, 同大蒜50克共加水煨熟, 食鹽調味。 佐膳食。

本藥膳以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腎為主,

佐以大蒜“祛寒痰, 興陽道”。 二味相合, 共具暖腰膝、補腎氣之功。 常用以治療腎虛陽痿、腰膝冷痛等症。

吃羊肉的禁忌

1、部分病症忌食羊肉

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者, 或腹瀉者, 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2、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 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 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不宜與南瓜同食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 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 如果放在一起食用, 極易“上火”。 同樣的道理, 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4、忌與西瓜同食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 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 而西瓜性寒, 屬生冷之品, 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 且有礙脾胃。

5、忌與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剋星”。 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 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 吃羊肉時喝茶, 會產生鞣酸蛋白質, 使腸的蠕動減弱, 大便水分減少, 進而誘發便秘。

羊各部位的功效

羊心

能解鬱、治療心悸、失眠、健忘, 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羊肝

能益血、補肝、明目, 治療肝虛眼花、夜盲症和青光眼。

羊膽

清火、明目、解毒, 治風熱目赤、喉頭紅腫、黃疸、便秘。

羊腎

補腎氣, 益精髓, 治腎虛勞損、腰脊疼痛、耳聾。

羊黃、羊角

瀉熱、利痰、通竅、鎮驚, 治風痰閉竅, 痰火昏迷, 譫妄。

羊肺

補肺氣、調水道, 治久咳肺燥、小便不利。

羊肚(胃)

補虛、健脾胃, 治療消渴、盜汗、尿頻、肌軟無力。

羊骨、羊髓

益陰補髓、潤肺澤肌、強健筋骨。

羊皮

補虛勞, 去毛煮羹食之可治肺中虛風。

羊脂

補虛、潤燥、除風、化毒, 治肌膚枯憔、久痢、丹毒、瘡癬。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 你知道哪六款羊肉藥膳幫你驅寒了嗎?你知道羊肉的做法有哪些了嗎?大家趕緊來嘗試一下這些羊肉的吃法吧, 既美味又營養, 還能幫助你溫暖過冬, 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