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晚上老是起夜小便
當女性懷孕之後身體會出現很多的變化, 其中比較明顯的感覺就是在晚上的時候回出現頻繁起夜小便的現象, 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懷孕之後子宮隨著胎兒的發育逐漸變大, 就會出現子宮壓迫到膀胱的情況, 所以孕婦就會出現尿頻的現象, 所以孕婦出現尿頻的現象屬於的正常的症狀。
1、正常孕婦的尿頻是指有以下表現:
(1)小便次數增多, 白天解尿超過7次, 晚上解尿超過2次, 且解尿的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2)小便時沒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
(3)尿色正常, 不渾濁, 沒有血尿現象。
寶寶出生後, 很快尿頻就會得到緩解。 但在產後的頭幾天內, 尿頻現象會依然存在, 你小便的頻率和尿量會比懷孕時還高。 這是因為你的身體要排出懷孕期間體內滯留的額外液體。 幾天後, 你的小便頻率就應該恢復到懷孕前的正常狀態,
如果你在排尿時感到疼痛或有燒灼感, 或者儘管有強烈的想排尿的感覺, 但每次只能尿出幾滴, 那你就應該去醫院就診了。 這可能是尿路感染(UTI)的徵兆。 尿路感染是一種在孕婦中十分常見的細菌感染, 如果不加以治療,
(1)小便次數增加, 白天解尿超過7次, 晚上解尿超過2次以上, 且解尿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2)伴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 總覺得尿不乾淨。
(3)尿液渾濁, 甚至出現血尿。
(4)出現多渴、多飲、多尿三多症狀”。
1.常做縮肛運動
這樣可以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於控制排尿。 也可做骨盆放鬆練習, 這有助於預防壓力性尿失禁。 即四肢跪下呈爬行動作, 背部伸直, 收縮臀部肌肉, 將骨盆推向腹部。 並弓起背, 持續幾秒鐘後放鬆。 但要量力而行。
2.適量補充水分
准媽媽要緩解孕期頻尿現象, 可從日常生活和飲水量改變做起。 也就是說, 平時要適量補充水分, 但不要過量或大量喝水;外出時, 若有尿意, 一定要上廁所, 儘量不要憋尿, 以免造成膀胱發炎或細菌感染。
3.及時就醫
若于解尿時有疼痛感, 或尿急得無法忍受時, 很有可能是因為膀胱發炎或感染細菌, 此時一定要趕緊就醫。 若治療不及時、不徹底, 常可使病情加重或造成遷延不愈,
4.西醫療法
妊娠菌尿或初次發生的尿路感染可使用一種或數種抗生素, 如磺胺類、氨苄青黴素、呋喃妥因, 副作用少。 到妊娠近足月時則不能用磺胺藥物, 因胎兒血液中磺胺藥及膽紅素皆競爭與血漿蛋白結合, 致使血漿中游離膽紅素濃度升高。 氨苄青黴素也是常作為首選或次選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