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医养生的四大困扰

中医养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尤其是近年来中医养生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如“张悟本”事件, 更加让老百姓对中医养生无法确信了。

其实中医养生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合理的市场管理造成了现在鱼龙混杂的场面。

这一医学模式要求将人体的脏器、生理、病理、精神与形体等看做整体, 也要将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统一起来, 这些都与传统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一体观”等思想是一致的。 而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养生学, 也因其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 丰富多样的养生方式, 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而受到历代养生医家及普通群众的重视。

但是目前, 中医养生在诸如存在状态、科学使用、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问题, 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势必对中医养生乃至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反之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 中医养生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功效。 笔者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亟待解决:

复杂养生理论与百姓中医知识匮乏的矛盾伴随着人类的产生, 中医养生学便开始了它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中医学完备的理论也奠定了中医养生的实践基石, 无论从整体观、辨证观, 到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 再到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五脏一体观, 或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大的方面, 还是小到具体饮食药物的性味归经、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等都成就了中医养生学规范而复杂的理论体系。 因此, 中医养生才能拥有丰富的方法来发挥其保健预防的重要作用。

对于普通人群,

毕竟不可能接受专业教育。 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媒体宣传或者道听途说了解到中医养生的相关知识, 但这些理论知识毕竟不系统, 甚至有些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 最终只能让民众受到误导, 形成了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局面。

就如同预防保健医学属于医学范畴一样, 中医养生属于中医医疗的范畴, 普通群众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甚至萌生“即使不会产生保健养生作用, 也不至于导致不良后果”的意识, 因此就是说一天吃2斤绿豆能养生也会深信不疑。

一方面是完备的中医养生理论, 另一面是民众匮乏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 形成尴尬的养生宣传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p#副标题#e#

养生专业人才奇缺与需求量大的矛盾

目前, 很多群众都有治病不如防病的思想, 一是没病省钱又省心, 二是看病花费太大,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 目前的经济条件还很难支付得起。 加之在传统中医治疗的大环境, 以及社会诸多因素影响下, 老百姓对于中医养生情有独钟,

需要专业人员的服务。

可中医养生是医学的一个分类, 没有大量从事中医养生的专门人才, 没有专门的中医养生机构和单位, 就无法深入群众去宣传、引导, 正确科学地运用中医养生服务于群众。 就现状而言, 医院里很少有专门的中医养生科室了, 即使有也多是形同虚设, 如此是因为这一领域所创造的短期效益远远不如临床专业科室, 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养生规范化与市场无序的矛盾

正是由于中医养生在人们生活中日益重要, 才会有不计其数的所谓“中医养生大家”、“中医养生保健书籍”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但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导致本应有科学规范指导的中医养生在实际使用中却出现断章取义、舍本求末、人云亦云等现象。

究其原因除了专业人才不足, 宣传指导不力之外, 更是与目前中医养生缺少科学规范的指导原则不无关系。

养生方式多样性与使用局限性的矛盾

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是中医养生学形成和积累过程, 许多行之有效、简便易行、易被接受的传统预防保健方法日臻完善。 比如谨避外邪理论、传统健身运动、饮食调养、药物养生、自然养生等, 如此众多的养生方法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现实情况是, 普通群众除了日常生活经验外, 更多的是把中医养生局限在饮食的调养方面, 而且对于性味归经等理论一知半解, 这势必导致使用上的混乱和局限。

此外, 百姓于四时养生、谨避外邪、水疗、磁疗、泥砂疗法、五禽戏、十六字诀等这些简便易行、操作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知之甚少。 殊不知中医养生实属一全面的综合保健体系,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造成了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与老百姓实际使用方式太局限之间的矛盾。

#p#副标题#e#

多方举措解矛盾

针对以上所述中医养生所处的矛盾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尽快建立起中医养生的科学执行规范,指导专业人员及普通群众中医养生的具体应用。

二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乃至西医院校积极培养中医养生的专门人才,严格养生专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充分提供给他们临床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并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三是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要真正树立防病胜于治病的思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规范的中医养生指导,尤其是专业中医养生方法的运用。

四是要将正确、简单、合理、易学的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通过正规的书刊、音像、网络等媒体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树立中医养生如同去医院看病一样,不可病急乱投医的意识。

五是广泛开展社区中医养生的服务。社区离群众最近,也最方便沟通,通过社区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服务,真正使人们能接受到“货真价实”的养生保健。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换来将来的巨大收益。虽然中医养生还存在着上述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的诸多矛盾,但它却拥有现代保健医学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养生理论和丰富、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拥有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坚强支持。

相信只要全体医疗工作者能够不断地发掘、整理中医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促进中医养生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中医养生一定会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了中医养生的复杂场面,我们希望能解决这些困扰,让中医理论能够发扬光大,让中医养生真正回归到用户身上。

殊不知中医养生实属一全面的综合保健体系,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造成了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与老百姓实际使用方式太局限之间的矛盾。

#p#副标题#e#

多方举措解矛盾

针对以上所述中医养生所处的矛盾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尽快建立起中医养生的科学执行规范,指导专业人员及普通群众中医养生的具体应用。

二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乃至西医院校积极培养中医养生的专门人才,严格养生专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充分提供给他们临床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并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三是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要真正树立防病胜于治病的思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规范的中医养生指导,尤其是专业中医养生方法的运用。

四是要将正确、简单、合理、易学的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通过正规的书刊、音像、网络等媒体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树立中医养生如同去医院看病一样,不可病急乱投医的意识。

五是广泛开展社区中医养生的服务。社区离群众最近,也最方便沟通,通过社区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服务,真正使人们能接受到“货真价实”的养生保健。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换来将来的巨大收益。虽然中医养生还存在着上述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的诸多矛盾,但它却拥有现代保健医学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养生理论和丰富、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拥有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坚强支持。

相信只要全体医疗工作者能够不断地发掘、整理中医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促进中医养生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中医养生一定会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了中医养生的复杂场面,我们希望能解决这些困扰,让中医理论能够发扬光大,让中医养生真正回归到用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