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隱名中的中醫

所謂隱名, 就是利用雙關、借代、析字、藏字等手法, 將意思顯示在言語之外, 須經分析解釋才能明白。 中醫、中藥的隱名, 實際上是一種秘密傳遞中醫、中藥資訊的方法, 其意思表達隱晦曲折。 中藥隱名, 起源很早。 唐代元和年間, 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 撰《石藥爾雅》“所集諸藥隱名, 以粟、黍、蕎、麥、豆為五牙”(明·李如, 《水南翰記》)。 不知道梅彪集藥, 何以隱名?也許是保密, 也許是故弄玄虛。 而明清一些江湖醫生將中藥隱名, “不過是市語暗號, 欺侮生人”(明人小說《生綃剪》第九回)。 但雖然如此, 他們所作的隱名, 也真是挖空心思,

頗有文化氣息。

有些中藥隱名, 大概是為防止病家對不雅藥物隨意聯想而設, 比如:金汁、人中白、人中黃、五靈脂、蠶沙、血餘炭等。 這些藥物, 或從人及動物的尿液、糞便中提取而得, 或是毛髮、指甲的製成品。 這些藥物若不用隱名, 那病家知道藥物的來源, 恐怕就難以下口了。

有些藥物隱名是為了提高療效, 而用隱名來防止病人“知情”。 據說舊時天津有一位名叫陳方舟的醫生, 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件事:

有位富商得了重病, 陳方舟醫生給他開了個藥方, 要他連服三劑以後再來複診。 商人服完三劑以後, 覺得病症仍然沒有好轉, 於是另請名醫施今墨先生為他治病。 施老先生診脈以後, 又看了看陳方舟醫生開的藥方, 只見藥方上寫著:“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四味,

於是告訴富商可以仍按此方連續服用。 但是, 富商連說不行, 硬要施老另開處方。 施今墨發現眼下無法說服富商, 只好揮毫寫下這樣一張藥方“鬼益、楊槍、松腴、國老”。 商人如獲珍寶般地走了。

富商按施今墨的囑咐, 連服了二十劑以後, 病果然好了。 於是, 富商攜厚禮向施老致謝, 施老卻要他去感謝陳方舟醫生。 富商不解, 施老告訴富商, 他所開的處方, 實際上就是陳方舟醫生開的處方, 只是換了一個說法並增加較多的劑數而已。 施老處方上的“鬼益”就是“人參”, “楊槍”就是“白術”, “松腴”就是“茯苓”, “國老”就是“甘草”。 這四味就是有名的“四君子湯”, 是用來補氣的。 商人一聽恍然大悟。

施老的高明之處, 就在於能夠掌握患者的心理,

通過變換藥名, 使他能夠好好地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