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夏季不止口干舌燥 肛腸也須補大量水

?

大腸缺水痔瘡高發
一位來就診的女士因患有便秘、痔瘡, 幾乎每次排便后都會痛得在床上躺三個小時, 必須接受手術切除痔瘡。

還有的患者因大便硬結, 撐破肛門附近的血管后引發皮下出血, 在肛門附近形成了腫塊, 一個簡單的“坐”卻變成了“酷刑”。 據不完全統計, 今年從5月份以來, 醫院接診的痔瘡患者中, 約有5%的人飽受這種折磨。
夏季為何肛腸疾病高發?醫生說, 炎夏, 體內很容易缺水, 特別是大腸, 它一旦“缺水”, 就會排便不暢, 大便就容易硬結。 再加上天氣炎熱, 很多市民習慣食火鍋等辛辣、煎炸等味重的食物, 從而為便秘、痔瘡、肛裂出血等肛腸疾病的發作創造條件。
夏日減肥減出肛裂
人的皮膚黏膜原本就容易干裂, 加上此時大腸缺水導致大便水分少, 糞便粗硬, 多種因素相疊加, 排便時稍一用力很容易撐破肛門周圍組織, 導致出血、疼痛。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
醫生發現近來很多女孩子患肛裂, 實際上歸咎于減肥。 “由于刻意減少主食攝入量, 沒法形成‘便意’, 可能一周才排便兩三次, 這樣排便時更容易將肛門附近組織撐破。 ”
“美容覺前不補水”不可取
醫生建議, 夏季要勤給大腸“補水”。 民間有不少美容書稱女人睡“美容覺”前飲水會導致醒后眼腫, 前列腺炎患者也擔心晚上頻頻上廁所, 因而拒絕睡覺前飲水。
為促進大腸蠕動, 除了每晚入睡前適當飲水外, 最好每天早起后喝一杯淡鹽水, 配置比例為一玻璃杯涼開水放一小匙鹽, 高血壓病人則不宜喝淡鹽水, 而要飲蜂蜜, 飲后最好走幾步, 促進消化。 此外, 還可以多吃梨、香蕉、含纖維素較多的玉米、木耳和韭菜等幫助排便的水果和蔬菜。
腸胃功能不好或者胃病患者吃梨前, 最好拿開水泡一下, 以減胃寒。
醫生提醒, 凡是三天以上不能排便、或者每次排便時間均在半個小時以上、糞便干結小而硬的市民, 應考慮到肛腸科就診。
已經發生便秘的患者, 千萬不要吃瀉藥, 而應選擇可促進大腸蠕動的藥物, 因為瀉藥會進一步破壞已經變得脆弱紊亂的大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