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天狂出汗 就按3個“止汗穴”

夏天出汗是正常現象,尤其是胖人,稍微一動就汗流深浹背,苦不堪言。如果才能有效止汗呢?有專家說道,在我們身上有三個穴位,只要正確按揉就可以達到“止汗”效果。

1.合穀穴

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

按揉合穀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穀”意指大腸經氣血彙聚于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穀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

按揉要點: 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穀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2.複溜穴

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

“複溜”一詞中,“複”是反復,“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揉複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穀和複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

按揉要點: 合穀穴要重點揉,複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穀2分鐘,以感覺明顯酸痛為度,再輕揉複溜2分鐘。

3.足三裡

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足三裡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按足三裡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裡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為適宜。

按揉要點: 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裡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

相關閱讀:立夏養生:出汗多讓人更容易“心虛”?
汗多就是腎虛?那也得看是什麼汗
出汗了!難道是腎虛作怪?

掃碼或關注微信公號jjkkxxg
回復【血管】即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