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癢!癢!癢!春季瘙癢教你分辨症狀趕緊治

春季多風,瘙癢症多發。中醫認為,全身性皮膚瘙癢症內因多與氣血相關,外因常與風濕相聯。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衛外失固或風濕蘊阻肌膚,複感外邪,加之食入辛辣炙搏、腥發動風之品及外界刺激物等均可發為本病。

瘙癢症臨床上常分為以下幾種中醫證型:

血虛風燥型

多見年老或體虛之人。皮膚乾燥,遍佈抓痕、血痂,夜間尤甚,經常搔抓部位皮損常變肥厚,且有細碎鱗屑,甚呈苔蘚化。由於瘙癢晝夜不眠,患者伴有神情倦怠,面色恍白,晝不精,夜不瞑,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舌質淡,舌苔薄白,脈象弦緩或弦滑。治療上宜養血潤膚、疏風止癢,可選當歸飲子加減。

方用:荊芥10克、防風10克、當歸10克、熟地10克、川穹10克、白芍10克、黃芪15克、制何首烏12克、蒺藜15克、甘草6克,水煎日二服。

風濕蘊阻型

多見於青壯年,以長夏秋日多發,皮膚瘙癢劇烈。常繼發濕疹樣化,時見有水疤、濕爛、滲出等,病處不潔常見繼發感染,舌苔白膩,脈象弦滑。除這兩種常見證型外,還有陰虛陽亢、脾虛濕盛、血熱、血瘀等證型。治療上以清熱利濕止癢,宜疏風祛濕、潤膚止癢,可選龍膽瀉肝東加減。

方用:膽草6克,黃芩10克,生地10克,刺蒺藜15克,苦參10克,白鮮皮15克,澤瀉10克,黃柏10克,當歸10克,首烏藤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日二服。

日常還可用藥浴或熏洗療法,適於各型瘙癢症。

1.藳本250克,煮水洗浴。

2.苦參15克,白鮮皮15克,百部15克,蛇床子15克,煮水洗浴。

3.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20 分鐘,2次~3次/日,1劑/日,連續5天~7 天。

4.艾葉10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久煎30分鐘,取汁,待水溫達35℃~40℃後,以汁熏洗皮膚瘙癢處,每次薰洗15分鐘,每天1次~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