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過了40歲,如果你有這幾個特徵,那就要恭喜你了,你以後中風的幾率幾乎為零!

中風也叫腦卒中。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腦血液迴圈障礙性疾病。由於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本病常留有後遺症,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因此,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品質的重大疾患。

中風病因有哪些?專家提出,引起中風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種:

一、動脈的損害:凡是引起腦動脈病變的因素,都可成為中風的病因:

1)高血壓(血壓食品),動脈硬化性血栓栓塞。

2)顱內小血管病變:動脈瘤,動靜脈畸形。

3)全身動脈炎性病變影響腦動脈:多發性大動脈炎;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結節性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系統紅斑狼瘡。

4)感染性動脈炎:鉤端螺旋體性;梅毒螺旋體性;真菌、念珠菌或繼發於化膿性腦炎。

5)動脈夾層病變:外傷性夾層動脈瘤;馬凡綜合征;假黃色瘤夾層組織病等。

6)先天性腦血管病變:煙霧病;先天性動靜脈畸形,先天性動脈瘤;

7)外傷性腦血管病變

二、血液流變學異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濃縮。

三、血液動力學異常:低血壓,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異常:各種栓子(風濕性心臟病伴房顫附壁血栓脫落,減壓病,長骨骨折脂肪血栓,氣栓子);紅細胞異常(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異常(血小板積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白細胞異常(白血病);凝血因數異常(DIC,高凝狀態)。

五、一些繼發因素:腫瘤(癌栓子,腫瘤壞死或侵襲動脈出血)

哪些人最不易患中風?

1、血壓正常

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如果你的血壓基本正常,那麼你患有中風的因素會大大降低。

2、飲食清淡

食鹽過多除了易導致高血壓外,科學家們還研究發現,高鹽攝入者中風發生率和死亡率都高於低鹽攝入者,鹽的攝入量與血壓呈正比。因此,喜歡飲食清淡的人,患有高血壓的幾率會比較小,因此,患有中風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小。

3、每週吃五次以上蔬菜水果

維生素B惡化維生素A是預防中風的有效成分。而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大大減少人們患有中風幾率。尤其是胡蘿蔔中含有分維生素B非常多,喜歡吃胡蘿蔔的人,患有中風幾率會大大降低。

4、每週至少吃三次魚

魚類食物含有非常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如果你的血液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你中風的機會就比較少一點。而且即使中風,傷害也會比較小。荷蘭最近的研究發現,年齡在60-69歲之間,每週至少吃一次魚的人,那些不吃魚的人,在往後十五年內中風的機會要少一半。

5、適量飲酒的人

適量的酒能預防中風,過量的酒則會導致中風。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一、兩杯酒,罹患出血性中風或因血管栓塞而引起中風的機會,只有不喝酒的人的60-70%。至於每天喝三到四杯酒以上的人,比不喝酒的人要高出三倍的中風機會。

6、喜歡有氧運動的人

喜歡參加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踏青、打太極拳的人,最不易中風。因為適量的有氧運動,不但可以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同時還可以調節情緒,有利於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使得中風幾率大大減小。

如何預防中風?

1.多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至少吃五種或更多,其中一定要有紅蘿蔔才行。

2.每週至少吃三次魚,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的魚。

3.控制鹽的攝取量。

4.不妨考慮喝茶,尤其是喝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