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四種不健康的睡眠,你知道嗎?

每個人每天都要睡覺, 可以說睡眠的質師決定著生命的品質, 當然了每個人每個時期需要的睡眠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可以說睡眠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一個人睡得健康以否可以說直接影響著人的生命健康, 甚至可以說只有科學的睡眠才能達到物質獎勵的作用。

那麼怎麼睡是最科學的呢?一個人的睡眠到底要怎麼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最有利的呢?日常睡眠中都有哪些常見問題, 如何才能利用睡眠的品質提高我們生命的品質呢?

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 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睡眠不宜過長, 睡的時間過長後, 心臟的跳動便會減慢, 新陳代謝率亦會降得很低, 肌肉組織鬆弛下來, 久而久之, 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起來, 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因此, 人的睡眠時間不宜過長, 成年人晝夜7-8小時也就足夠了, 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健康,

那將會適得其反, 增加疾病, 縮短壽命。

新生兒 20-22小時 2月嬰兒 18-20小時 1歲 15小時 2歲 14小時 3-4歲 13 小時 5-7歲 12 小時 8-12歲 10 小時 12-18歲 9 小時 成年人 7-8 小時(不宜少於6小時) 60-70歲 9小時 70-90歲 10小時 90歲以上 不宜少於10小時

一般情況一天有得6-8小時的正常睡泯就很充足了。 如果由於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誤了睡泯, 視耽誤的多少可以適當彌補一些, 一般總的彌補量不宜超過兩小時。 起床後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動, 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復正常。 過多的彌補了非但無益, 反會更加精神恍忽, 甚致還會頭昏腦脹出出現類似你問題所述狀況。 這是由於全身過長時間處於大腦鬆弛和各器官抑制狀態對身體的血液迴圈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營養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所致。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 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 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 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 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 27%的人有睡眠問題。 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畫於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 即春季的第一天定為“世界睡眠日”, 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進社區”。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 這睡眠怎麼還分健康和不健康的, 不都是閉上眼睛睡覺嗎?其實, 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睡眠習慣恰恰是不科學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時通宵, 週末狂睡

誤區:有些人平時工作很辛苦, 有時加班到了淩晨,

但第二天還是得六七點爬起來去上班。 睡眠嚴重不足, 怎麼辦?週末在家惡補睡眠, 睡它個20小時, 把平時的都補回來。 還有些人今天聽說8小時睡眠足夠, 明天聽說7小時睡眠長壽, 到底多少小時睡眠好, 自己也搞不清楚。 不過據說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養顏, 那就睡它個10小時。

專家分析:保證每天正常睡眠時間

每天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 一般成年人應該在6-9個小時。 比如晚上10-11點睡覺, 早上6-7點起床, 這樣可以使人維持一個較穩定的生物節律, 對人體身心都是有益的。

對於睡眠時間的長短, 沒有統一的說法。 因人而異可以分為長睡眠型(8小時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時左右), 其實4-10小時都屬於正常範圍, 主要以第二天醒後精神飽滿為准。 實際上, 各種人群對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10-18歲的人群, 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 18-50歲的人群, 每天需要7小時的睡眠時間, 50-70歲的人群, 每天需要5-6小時。 特別對於上了年紀的人, 睡眠品質比不上年輕人是自然規律, 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就好。

關於每天應該睡多少小時, 因個人體質存在差異, 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能夠保證白天精力充沛、醒後沒有疲乏感即可。 很多偉人, 他們睡得很少, 但卻精力旺盛, 原因在於他們補充的主要是深睡眠, 量雖少、質卻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靜少運動

誤區:有些人, 晚上一有活動, 就會睡覺時興奮得睡不著。 所以, 他們認為吃完飯就應保持安靜, 連一些正常的低運動量活動也拒絕參與。 本來白天就在單位裡坐了一天, 回家後繼續坐著, 坐到睡覺前反而睡不著了。

專家分析:適量運動促睡眠

臨睡前的過量運動, 會令大腦興奮, 不利於提高睡眠品質。 但適量的體育運動, 能夠促進人的大腦分泌出抑制興奮的物質, 促進深度睡眠,迅速緩解疲勞,並從而進入一個良性迴圈。

特別是腦力工作者,一天下來可能都沒什麼活動,而晚飯後的輕微活動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發現,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當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一般來講在20-30分鐘為宜),隨即停止。這時,體溫開始下降。當30-40分鐘後睡覺時,人將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品質。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鐵上補睡眠

誤區:有些人晚上喜歡熬夜工作,覺得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車,只要一坐下來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認為這樣的補眠方式,既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專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復

人的睡眠大致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迴圈多次。人們只有在睡眠中經歷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後,才能使疲勞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車上睡覺、打盹、補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汽車的晃動、光線的刺激、聲音的影響、空間的狹窄等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態,而在“淺睡眠”狀態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復。我們經常聽到有同事抱怨,車裡睡了一覺後,反而覺得腰酸腿疼、疲乏無力。另外,在車上睡覺,還容易導致生病。比如車上小睡後,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邊睡覺,容易使一側的脖子肌肉疲勞,所以很容易落枕。還有,在車上睡覺,車門開關、風扇吹動,一不小心就容易著涼。白天疲勞的時候小睡一段有助於體能的恢復,但是儘量不要選擇在車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來補

誤區:有些人覺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參、鹿茸等補品,不但有益於提高睡眠品質,而且補得好了,就是適當減少些睡眠時間,問題也不大。

專家分析:學會睡個“子午覺”

美國醫學教授威廉·德門特說:“睡眠是抵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他發現,凡是在淩晨3點鐘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會減弱,血液中有保護作用的殺病菌細胞也會減少1/3。所以,我國民間流傳的“吃人參不如睡五更”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國傳統養生學提倡睡“子午覺”。“子”是指夜間的23-1點,“午”是指白天的11-13點。認為睡“子時”可以養精蓄銳,而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

為了保證深睡眠,應該儘量做到早睡早起。雖然很多白領工作繁忙,但寧可把工作時間提前開始,也不宜推遲結束。晚上10點至淩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入睡的最晚極限不能超過11點。過了11點後,人反而會變得興奮,更難入睡。淩晨兩三點,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時候,而天亮後,人就開始進入淺睡眠期,這時候開始多夢、易醒。有些人喜歡睡“回籠覺”,來增加睡眠時間。當然,這不失為補充睡眠不足的一個辦法,要提醒的是,“回籠覺”補充的主要是淺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獲得的深睡眠更好,寧可早上5點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點才睡覺。

此外,睡午覺也是個很好的睡眠習慣。臨床基礎研究已經證實,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幾個階段,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之間,有半小時的深睡眠期,但具體從哪個時段開始,因個人情況而異。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爭取半小時深睡眠,幫助人體機能的自行修復。從人的能量消耗和補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為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入睡前,這兩個時段都有七八個小時,持續運作會讓人體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午睡是有效的“充電”手段,小睡片刻換來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並不需要過久,半小時足夠,最多不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睡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相信不用我在這裡多說什麼了吧,因此在這裡我最想提醒那些工作狂們,千萬不要為了拼命工作,而影響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可以說只有科學的睡眠對體的健康才是最有利的。

促進深度睡眠,迅速緩解疲勞,並從而進入一個良性迴圈。

特別是腦力工作者,一天下來可能都沒什麼活動,而晚飯後的輕微活動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發現,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當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一般來講在20-30分鐘為宜),隨即停止。這時,體溫開始下降。當30-40分鐘後睡覺時,人將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品質。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鐵上補睡眠

誤區:有些人晚上喜歡熬夜工作,覺得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車,只要一坐下來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認為這樣的補眠方式,既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專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復

人的睡眠大致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迴圈多次。人們只有在睡眠中經歷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後,才能使疲勞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車上睡覺、打盹、補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汽車的晃動、光線的刺激、聲音的影響、空間的狹窄等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態,而在“淺睡眠”狀態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復。我們經常聽到有同事抱怨,車裡睡了一覺後,反而覺得腰酸腿疼、疲乏無力。另外,在車上睡覺,還容易導致生病。比如車上小睡後,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邊睡覺,容易使一側的脖子肌肉疲勞,所以很容易落枕。還有,在車上睡覺,車門開關、風扇吹動,一不小心就容易著涼。白天疲勞的時候小睡一段有助於體能的恢復,但是儘量不要選擇在車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來補

誤區:有些人覺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參、鹿茸等補品,不但有益於提高睡眠品質,而且補得好了,就是適當減少些睡眠時間,問題也不大。

專家分析:學會睡個“子午覺”

美國醫學教授威廉·德門特說:“睡眠是抵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他發現,凡是在淩晨3點鐘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會減弱,血液中有保護作用的殺病菌細胞也會減少1/3。所以,我國民間流傳的“吃人參不如睡五更”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國傳統養生學提倡睡“子午覺”。“子”是指夜間的23-1點,“午”是指白天的11-13點。認為睡“子時”可以養精蓄銳,而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

為了保證深睡眠,應該儘量做到早睡早起。雖然很多白領工作繁忙,但寧可把工作時間提前開始,也不宜推遲結束。晚上10點至淩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入睡的最晚極限不能超過11點。過了11點後,人反而會變得興奮,更難入睡。淩晨兩三點,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時候,而天亮後,人就開始進入淺睡眠期,這時候開始多夢、易醒。有些人喜歡睡“回籠覺”,來增加睡眠時間。當然,這不失為補充睡眠不足的一個辦法,要提醒的是,“回籠覺”補充的主要是淺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獲得的深睡眠更好,寧可早上5點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點才睡覺。

此外,睡午覺也是個很好的睡眠習慣。臨床基礎研究已經證實,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幾個階段,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之間,有半小時的深睡眠期,但具體從哪個時段開始,因個人情況而異。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爭取半小時深睡眠,幫助人體機能的自行修復。從人的能量消耗和補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為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入睡前,這兩個時段都有七八個小時,持續運作會讓人體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午睡是有效的“充電”手段,小睡片刻換來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並不需要過久,半小時足夠,最多不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睡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相信不用我在這裡多說什麼了吧,因此在這裡我最想提醒那些工作狂們,千萬不要為了拼命工作,而影響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可以說只有科學的睡眠對體的健康才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