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5道進補創意菜 暖胃又滋潤

貝克漢姆御用抗老專家齋藤真嗣認為, 四肢疲累、頭重昏沉的症狀與人體的低溫有關。 36.5℃是一個健康的標準。 研究資料表明, 體溫降低1℃,

免疫力會下降30%以上, 隨之導致自律神經紊亂、加快衰老, 引發胃潰瘍、哮喘、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相反, 如果體溫增加1℃, 免疫力則會提高5倍。

體寒的女人初冬進補, 講究食量down, 體溫 up, 除了那些口口相傳的配方以外, 不必精通四氣五味的藥物性能, 也不必死記硬背“蝦, 甘、溫歸肝腎經, 功能補腎壯陽”的搭配寶典, M.C.討教了有多年藥膳經驗的黃應強大廚, 以下五道藥膳秘方, 讓你溫暖過冬。

當歸四珍雞

將當歸打粉(藥店即可完成), 取2克, 與雞肉、泡過的枸杞一起翻炒, 至每塊雞肉都粘上均勻的當歸粉, 可適量加入芝麻油, 有助人體組織對氧的吸收, 改善血液迴圈。

藥膳大廚點評

本次推薦中口感最好的一道菜, 當歸是女人的滋補良藥, 養血養氣養顏, 抗菌, 提高血氧含量, 尤其適用虛寒腹痛、腸燥便秘。 而其與枸杞的搭配適合長期食用, 經期除外。

川芎白芷浸扇貝

將川芎和白芷混合入濃雞湯, 燉一小時, 加入扇貝, 熬出白色的湯汁, 味道極鮮香。

藥膳大廚點評

這道菜頗為適合“三高”人士, 川芎和白芷能改善關節酸冷疼痛、偏頭痛的症狀, 同時能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 增加血流量, 讓身體變暖。

首烏桂花棗

把加入桂花的冰糖水, 與切成細碎小顆粒的制首烏一起煮燉, 待出味後, 加入大棗繼續燉15分鐘, 後關火浸泡, 放涼後撈出。

藥膳大廚點評

既可作涼菜、前菜, 燉出的湯汁可作為飯後甜湯佐餐。 直接選擇制首烏為食材, 主要是看重其滋補功效, 與大棗搭配更有助補肝腎、養精血強筋骨。 而對職場女性來說, 養發和安神的實際作用更大。

人參銀杏炒玉帶

用鹽水煨過的銀杏, 加入淮山、紅甜椒、蘆筍和切成小段的鮮人參須一起翻炒。

藥膳大廚點評

突破傳統的搭配, 人參不一定只能與雞組合, 鮮人參是可以炒的, 與帶子的搭配可以綜合掉海鮮的寒冷, 保留蛋白質。 淮山為進補的首選, 因其屬性溫和, 不熱不燥, 適合不同體質的人食用且有益脾胃、潤肺,

還能在冬天幫助提高免疫力與強化體質。

佛手豆豉雞

雞腿是最嫩滑的部位, 口感軟硬適中, 把去骨的雞腿肉切成2釐米見方, 在過油的豆豉中翻炒, 加入甜椒、洋蔥和佛手幹片, 蓋上鍋蓋燜幾分鐘。

藥膳大廚點評

這是一道燜菜, 製作簡單, 關鍵是將曬乾的佛手切片用冰糖水浸泡發軟,冰糖水可去除佛手的苦澀,入肝、脾、胃三經,佛手多糖對多環節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可促進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對抗環磷醯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關鍵是將曬乾的佛手切片用冰糖水浸泡發軟,冰糖水可去除佛手的苦澀,入肝、脾、胃三經,佛手多糖對多環節免疫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可促進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對抗環磷醯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