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從《釵頭鳳》中看到的養生學

文章導讀

人們熟知的《釵頭鳳》寫的是陸游和表妹唐婉的淒美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一個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

而另外一個則是長壽之人, 這裡面說明了什麼呢?有專家專門研究過這其中的奧秘。 女主人公唐婉被迫離開陸遊之後便整天悲傷難受, 茶飯不思, 因此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而陸遊則是將這一腔悲憤之情轉化到了抗金救國的大業之中, 晚年又隱居山林, 則造就了他的長壽。

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人們更加為唐琬的抑鬱成疾, 早早離開人世感到惋惜。 封建制度無情地奪走了她的愛情, 因此產生的過度哀怨悲愁奪去了她的生命。 在這個故事中, 文學家會說陸游與唐琬這對情侶的《釵頭鳳》堪稱千古佳作, 但是中醫養生家則從中引出一個情志養生的重大課題。

首先, 由唐琬之死, 使人們自然想到情志因素與人體健康和生命品質的關係。

《內經》明確指出“悲則氣消”、“思則氣結”, 這說明消極的精神狀態會消耗人體正氣和影響人體氣機的正常運行。 研究“人生延壽法”的學者胡夫蘭德曾說:“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 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 如憂慮、頹喪、懼怕、貪詐、怯懦、妒忌和憎恨等”。 據臨床觀察, 情志調節與適應能力差的人較之心情舒暢之人易患心臟病、癌症、高血壓、胃潰瘍等疾病。 日本厚生省通過人口調查分析統計, 離婚者同家庭生活美滿、夫妻關係融洽的夫婦相比, 其壽命要短得多, 男性平均要短12歲, 女性平均要短5歲。 據義大利的調查研究, 也得出相似的結論, 即獨身主義者、離婚者的死亡率較之健康夫婦美好生活之人的死亡率要高出很多,
其中死於肝硬化者竟達到後者的6倍。 唐琬要是想開一些, 不要老是“欲箋心事, 獨語斜闌”, 更不要整日“咽淚妝歡”, 那她也不至於那麼快就離開人間。

再來看陸遊, 他和唐琬分手後, 也是極其痛苦的, 雖愁緒將人都折磨消瘦了, 但他經受住了這巨大的精神打擊。 他把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抗金大業上, 但是又受到統治集團中主和派的排擠打擊, 仍不得志, 可他再次經受住了政治上的打擊。

晚年, 陸游閒居山陰, 生活拮据, 但他仍樂觀豁達, “紛紛謗譽何勞問”, “莫厭相逢笑口開”, 名利不足掛齒, 逆境笑口常開, 這確實是男人比海洋還寬闊的胸懷。 “昨夕風掀屋, 今朝雨淋牆, 雖知柴米貴, 不廢野歌長”。

生活上的窮困沒能使詩人憂鬱不解, 仍然是順其自然, 我行我素, 吟詩不絕。 這種及時消除不良情緒對機體的影響的能力是何等的大度與睿智!

#p#副標題#e#

上山采藥, 串村行醫是陸遊生活的又一寫照, 以致于許多人向他請教如何辨識草藥, 甚至有一些人家給孩子起名時都要嵌入一個“陸”字, 以表達對陸遊的愛戴之情。 詩人除提倡勞動鍛煉之外, 還非常有生活情趣, 其《書意》詩雲:“整書拂幾當閑嬉, 時取曾孫竹馬騎。 故做小勞君會否, 戶樞流水即吾師”。 陸遊到老仍耳不聾、眼不花, 在那種年代竟享年85歲,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老壽星, 這與他善於調節情緒, 有效轉移不快, 遵循情志養生之道是分不開的。

唐琬陷入不良的情志當中不能自拔,

因而傷身殞命。 陸遊善於轉移與調節不良情志而健康長壽, 這對人們在當今社會環境中如何生存與發展, 如何保證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相關連結:

陸遊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 他的妻子是他的表妹唐琬, 夫妻二人感情彌篤。 但陸游的母親不喜歡這個兒媳婦, 強迫他們離了婚。 後來唐琬改嫁趙士程, 陸遊也另娶妻子。 西元1155年春天, 陸遊春遊, 二人在紹興禹跡寺南的沈園相遇, 唐琬殷勤地招待陸遊, 彼此心中都很苦惱, 也很無奈, 陸遊十分傷感地在沈園牆上題了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 黃騰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錯, 錯, 錯!

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莫, 莫, 莫!

唐婉見了之後, 更是難抑心中的悲憤憂愁之情, 便和了一首, 句句哀怨, 字字淒絕:

世情薄, 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 淚痕殘, 欲箋心事, 獨語斜闌。

難, 難, 難!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長似秋千索。

角聲寒, 夜闌珊。 怕人尋問, 咽淚裝歡。

瞞, 瞞, 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