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多吃綠橙黃天然食物為何保護心臟

受訪專家/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教授 賈林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魏星

攝入太多的鈉和太少的鉀, 這一飲食模式使心臟病的發作和死亡風險更高, 而在食物選擇上只要稍稍做出一些調整便可以改變這樣的狀況。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教授賈林說, 蔬菜和水果中的鉀含量很高, 而鈉含量很低。 所以, 選擇新鮮或沒有添加鹽的加工食品, 可以幫助抑制飲食中的鈉攝入和增加鉀攝入。

《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推薦, 每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6克。 可實際上,

大部分人沒有辦法做到。 在口味重, 吃鹽多的地區, 特別已經有高血壓的患者, 我們推薦高鉀飲食。 因為鉀的作用主要就是當人體攝入之後, 能夠促進鈉的排出。 另外, 通過鉀可以軟化血管, 從而降低血壓。 所以, 我們需要選擇低鈉高鉀的食物。 賈林指出, 目前, 營養說明標籤中不要求列出食物中的鉀含量, 但往往含鉀最多的是那些不攜帶標籤的食物, 比如蔬菜和水果, 尤其是多葉綠色蔬菜(西蘭花、菠菜、甘藍等), 橙色蔬菜(土豆、南瓜等)和柑橘類水果(香蕉、柿子、橘子和葡萄柚)以及豆類。 通常, 我們一天要攝入1斤左右的新鮮蔬果, 才能滿足我們對鉀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 土豆和牛奶通常被稱為富含鉀的食物。 但最重要是從食物的總體營養來看,

不只是單一的營養:土豆富含鉀, 但同時也是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科學術語來說土豆有高“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 所以, 經常吃土豆可能會使體重難以控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 可能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的發病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少量食用土豆和類似的食物。

同樣, 牛奶也是如此, 它有相當數量的鉀(109毫克每100克), 但也含有相當數量的鈉(37.2毫克每100克)。 同時還含有大量的脂肪, 大量攝入含脂肪的乳製品會使人發胖, 所以最好限制每天攝入牛奶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