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低血糖時 要先“糖”後“醣”

不管有沒有糖尿病, 只要是人都離不開糖。 因為, 人體像一台機器, 機器需要油作為能量, 人體也需要能量, 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血糖, 而血糖的來源就是來自於飲食中的“醣”或“糖”。

所有吃進去的米飯、麵條等糧食類食物, 稱之為“醣”, 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醣”類是大分子, 經過胃腸消化, 成為小分子的“糖”, 主要是葡萄糖, 是細胞產生能量的燃料。

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時, 身體內嚴重缺“糖”。 出現手抖、冒冷汗、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這時, 必須在短時間內讓血糖快速地升到正常值。 大腦唯一的能量供給來源是葡萄糖,

當血糖過低時, 大腦容易造成功能受損, 甚至昏迷。 所以, 發生低血糖時, 糖友應該要補充的是能夠讓血糖快速升高的“糖”, 如葡萄糖粉、砂糖水、方糖、糖果、果汁等小分子糖類。 然後, 再吃點需要慢慢消化吸收的“醣”類, 如糕點、米飯等。

這是因為“醣”必須經過複雜的消化過程, 變成小分子的“糖”才能吸收, 這樣一來, 對血糖的影響來說就會比較小, 讓血糖像火車一樣緩緩地起伏, 而不是過山車, 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血糖穩定控制!

糖尿病患者吃糙米飯時的血糖, 稍優於大米飯, 更優於稀飯, 這是因為糙米富含“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夠推遲血糖上升的速度, 所以飯後血糖數值會比較平穩。

稀飯會讓“醣”更容易消化吸收,

導致血糖比較容易升高, 並不是稀飯含“醣”量較高。 只要在總“醣”量控制的情況下, 吃稀飯搭配足夠的蔬菜量, 特別是吃稀飯蔬菜粥, 就可以推遲吃稀飯引起的血糖快速上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