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天吃餃子講究多

吃餃子還是有很多說法的, 比如吃餃子喝餃子湯可以促消化, 但是宜在吃餃子前喝;胃潰瘍、胃酸過多的人吃餃子不宜沾醋;吃完餃子後不宜馬上躺下, 會影響消化等等。

俗話說:“十月一, 冬至到, 家家戶戶吃水餃。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冬至吃水餃已經是流傳已久的習俗。 乃至於冬至過後, 賣餃子的店鋪生意依然十分熱火。 中醫認為, 冬至時節, 積雪冰封, 陽氣潛伏, 萬物閉藏, 是人體進補的好時節, 通過食療可以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禦寒的目的。 那麼, 冬至過後餃子怎麼吃才更有營養呢­

餃子就吃羊肉餡的嗎?

餃子餡是多種多樣,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 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 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的。 理由是羊肉性溫熱, 冬至吃可以起到溫陽作用, 幫助機體驅寒, 還有溫養臟腑之作用。 的確, 在大冬天應適當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 如大蔥、韭菜、牛羊肉等動物類食物, 有助於溫陽保暖, 利於養生。 不過, 若本身就有“上火”的情況, 則不宜過度食用溫熱食物。 要判斷“上火”與否, 一些小症狀有提示作用, 如舌紅、舌苔黃或是黃厚、黃膩、口唇乾燥、口瘡、口渴、咽乾咽痛、鼻流黃涕、便秘、煩躁易怒等, 有這些情況時最好少吃或是不吃羊肉餡餃子, 以免火上澆油。 當然, 是不是上火還是醫生的診斷最可靠的。

吃餃子不凍耳朵嗎?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于東漢醫聖張仲景, 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為寒冷凍壞了耳朵, 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 起名“嬌耳”, 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 可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 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 但不會再包藥物餡餃子, 即使選用溫熱性食材為餡料, 也難以達到防止耳朵受凍的效果。 要不凍耳朵, 還是給自己戴好圍巾帽子, 用衣物給耳朵保暖靠譜一些哦。

餃子陪酒好嗎?

記住, 飲酒請適量, 即使配餃子也不例外。 過量飲酒不僅會刺激胃腸道產生嘔吐、噁心等症狀, 以及頭痛、無力等身體不適, 而且還會對肝臟造成較大損害, 這是因為酒精需要經肝臟代謝解毒, 大量的酒精會給肝臟造成負擔,

導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酒精肝、肝癌等嚴重後果。 飲酒前最好先吃些東西, 不要空腹飲酒;飲酒前半小時喝點優酪乳或是牛奶對保護胃粘膜有益處。

吃餃子什麼時候喝湯?

餃子湯是屬於溶解了澱粉的熱湯, 可以促進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 從而幫助消化。 不過, 飯後喝湯難免會導致過量飲食, 因此可改為飯前喝湯, 一小碗即可;若吃完餃子感覺很飽了, 就不必再喝湯, 以免加重胃負擔, 導致胃部飽脹、墜脹不適。 餃子一定要蘸醋吃嗎

醋是具有良好的養生功效, 可幫助降血壓、降脂, 吃餃子蘸醋也可起到調味、解膩的作用, 不過患有胃潰瘍或是胃酸過多的人則不適合吃醋, 以免使胃酸增多, 刺激胃腸粘膜,

加重潰瘍。 另外, 有的朋友吃餃子時習慣蘸醬油或是辣椒油吃, 這則是不大健康的, 配醬油會讓人攝入額外的鹽, 不利於心腦血管健康;而辣椒雖然能刺激發熱, 但是屬於辛辣刺激之物, 並不適合寒冷乾燥的冬季, 也不適合陰虛體質的人食用。 同理, 就生蒜瓣吃餃子雖然過癮, 但也屬於辛辣之品, 對於有胃病的朋友們來說, 還是少吃為妙哦。

吃完餃子馬上躺下好嗎?

餃子作為我們的傳統飲食, 深受喜愛, 如今, 肉蛋、蔬菜、海鮮類飲食非常豐富, 更是為美味的餃子增添了色彩, 正是“好吃不過餃子”!當然, 吃過餃子可別馬上躺下, 雖然說“舒服不如躺著”, 但是還要記住一句話, 生命在於運動, 餃子雖好吃, 吃飽就躺下睡覺或是窩在沙發裡一動不動,

小心長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