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巧用“邊角料”補益身體

豬皮、雞皮、鴨皮、驢皮、魚皮……你會吃嗎?千萬別小看這些“邊角料”, 吃了不但能夠“廢物”利用, 而且對身體還很有益處。

豬皮凍美膚效果佳。 豬皮是人們吃得最多的一類, 最經典的大眾吃法就是豬皮凍。 只要將肉皮處理乾淨, 切成絲, 放入料酒和料包熬2小時左右至肉皮熟透、湯汁濃稠, 然後加入鹽、糖調味, 倒入容器中放涼凝固即可。 還可將豬皮切成小丁做餡, 灌湯包香濃流湯的秘密可就是在靠它呢。 豬皮富含膠原蛋白, 因此具有潤膚養膚的功效。 豬皮能潤肺, 而肺生皮毛, 故而豬皮美膚效果最佳。

雞皮鴨皮要少吃。

雞皮最簡單的吃法是“炸雞皮”, 先用蔥、薑、大料醃起來, 油炸之後蘸椒鹽。 雞皮也可單獨成菜, 比如山東的“芥末雞皮”, 四川的“粉蒸鳳衣”、“慈筍雞皮”, 廣東的“蟹黃雞皮脯”, 湖南的“竹蓀滑雞皮湯”, 福建的“蘑菇雞皮湯”等。 鴨皮的吃法雖然少一些, 但烤鴨宴上那一片香脆的鴨皮也是少有的美味。 需要注意的是, 雞鴨皮含脂肪和膽固醇較多, 應適量食用。

蝦皮煮湯做蝦醬。 蝦皮中鈣的含量很高, 但吸收率並不高。 蝦皮中還含有甲殼質, 它是唯一富含膳食纖維的動物食品。 但是要把蝦皮吃下去, 讓它的營養為我們所用卻不是很容易的事。 如果蝦小一點, 可以帶殼用攪拌機攪碎做蝦醬, 用來炒、蒸、燉都很好。 人們常說的市售的蝦皮是用小蝦幹制而成,

這種蝦皮食用更為方便, 可用來燒湯或者炒黃炒香之後研末, 撒到菜裡做一味營養豐富的好調料。

魚皮膽固醇最低。 魚皮的營養價值及滋補效果與其他的動物皮類似, 但是膽固醇含量卻最低。 血脂高者, 吃魚皮可不用擔心。 魚皮的吃法也不少, 最受人歡迎的是涼拌魚皮。 此外, 紅燒魚皮、酸辣魚皮、蒜燒魚皮等的味道也很不錯。 做魚皮的時候, 注意汆燙時間不能過長, 以免影響它脆爽的口感。 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魚皮, 因為它不易吸收。

慢燉豬肚養胃。 你嘗過美味又滋補的“豬肚包雞”嗎?這道菜的做法是把一隻仔雞塞進一個完整的豬肚中, 下鍋燉制。 此菜湯汁溫潤, 豬肚軟糯, 格外饞人。 豬肚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

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 適用於氣血虛損、身體瘦弱者食用, 對治療慢性胃病也有幫助。 豬肚的吃法很多, 爆炒肚丁、紅燒肚條、涼拌肚絲都很美味, 不過最好的吃法還是慢燉, 放點花椒、山藥等, 效果會更好。

魚肚與燕窩、魚翅齊名。 魚肚素有海洋人參之譽, 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魚肚在食用前, 必須先泡發, 其方法有油發和水法兩種。 質厚的魚肚兩種發法皆可, 質薄的魚肚油發較好。 油發時, 油要保持低溫, 當魚肚炸到手一折就斷, 斷面如海綿狀時, 就可撈出。 倒入開水, 使其浸發回軟, 再擠去水分, 根據需要切成不同形狀, 再用溫水漂去油質, 洗淨後即可做菜。 魚肚較為名貴, 製成菜肴口感滑潤、細膩,

紅燒魚肚、繡球魚肚、高湯燴魚肚、大扒魚肚都是上乘名菜。

牛羊肚都有食療功效。 吃正宗的重慶火鍋必定要涮毛肚。 在四川名菜“夫妻肺片”裡, 羊肚也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牛毛肚含蛋白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 具有補益脾胃, 補氣養血的功效。 牛毛肚治頭暈特別有效, 加點醋來煮的話, 還對糖尿病有食療作用。 羊毛肚有黑白毛肚之分。 黑羊肚養胃陰補腎, 對口幹、唇裂的人有益;白羊肚補胃養肺, 食欲不佳、乏力、咳嗽的人吃一點會有好處。 專家提示, 吃毛肚, 最好的吃法, 還是小火慢燉, 吃肚喝湯。

骨髓是精華 熬湯要加醋。 肉骨頭脂肪少而筋肉多, 口感筋道有嚼頭, 讓人越啃越帶勁。 一般來說, 骨頭是煲湯的好材料,

棒骨、雞架等都是廚師制湯的必備品。 紅燒、醬鹵也是人們常吃骨頭的方法。 北方的“羊蠍子”是獨具風味的火鍋。 除了新鮮的骨頭, 還有用鹽醃制過, 或經過薰制的臘骨頭。 用這種骨頭做菜, 獨具特色, 名菜有“臘排骨燉蘿蔔”、“鹽骨煮芥菜”等。

中醫認為, 骨頭的精華是骨髓, 具有填精補髓, 養腎補鈣的作用。 所以啃骨頭的時候, 一定要用吸管, 將其中的“精髓”吸出。 用骨頭熬湯是很好的吃法, 一定要記得加點醋, 這樣能促進營養物, 尤其是能使鈣質更多的溶在湯裡, 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此外, 吃魚的時候, 也可以運用烹飪手段, 多攝取一些魚骨頭的營養。 若是小魚, 可以用油炸酥魚的方法, 將小魚骨炸至酥脆, 吃的時候易嚼碎骨頭。 若是大魚,

可以用熬功夫魚的方式, 將魚骨熬到軟爛, 也能略微吃下一些。

蹄筋味道賽人參。 蹄筋軟糯可口, 是蹄上最好吃的部分。 顧名思義, 蹄筋就是蹄上連接關節的踺子。 蹄筋可分前蹄筋和後蹄筋。 前蹄的筋品質較差, 筋短小, 兩端呈扁形;後蹄筋的品質好, 兩端呈圓形。 常見的蹄筋有牛蹄筋和豬蹄筋, 牛蹄筋品質更佳。 牛蹄筋向來是宴席上品, 它口感淡嫩不膩, 質地猶如海參, 所以有“牛蹄筋, 味道賽海參”的說法。

一般來說, 牛蹄筋多用燉、煮、燜、燒的烹調方式, 才能彰顯其口感。 比較常見的菜有“紅燒蹄筋”、“蔥燒蹄筋”、“當歸牛筋湯”、“牛筋燉土豆”等。

豬蹄筋適合燉、煮、醬、涼拌, “白雲豬手”、 “水晶蹄花”等名菜早已家喻戶曉。 中醫認為, 豬蹄有補筋的作用, 對於經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腿酸痛、腳跟疼的人都有好處。豬蹄筋與黃豆是最佳的美膚搭配。因為豬蹄筋本來就富含大量膠原蛋白質,能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延緩皮膚衰老;而黃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對調節女性內分泌也有好處,兩者搭配,效果更好。

溫馨提示:

在通過食補獲取膠原蛋白的同時,還應多吃一些橘子、胡蘿蔔、番茄、葡萄等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以減少體內自由基對膠原蛋白的破壞。同時動物皮含有較多的脂肪,搭配洋蔥、菜花、芹菜和南瓜等具有降脂作用的蔬菜會更好。

對於經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腿酸痛、腳跟疼的人都有好處。豬蹄筋與黃豆是最佳的美膚搭配。因為豬蹄筋本來就富含大量膠原蛋白質,能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延緩皮膚衰老;而黃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對調節女性內分泌也有好處,兩者搭配,效果更好。

溫馨提示:

在通過食補獲取膠原蛋白的同時,還應多吃一些橘子、胡蘿蔔、番茄、葡萄等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以減少體內自由基對膠原蛋白的破壞。同時動物皮含有較多的脂肪,搭配洋蔥、菜花、芹菜和南瓜等具有降脂作用的蔬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