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心梗發作馬上送院比吃藥重要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王景峰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朱素穎

日前, 著名歌手黃安因心肌梗死緊急入院, 所幸及時入院, 挽回生命。 黃安先生“中了頭彩”,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這樣好運的人卻不太多。 有相當部分的冠心病人, 由於忽略了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狀, 而耽誤了搶救時間, 因此心肌梗死又被稱為“頭號健康殺手”。 心肌梗死如何預防, 如何應對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 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為大家帶來滿滿的乾貨。

重視心梗發作的早期症狀

王景峰說,

心梗發作一般有以下表現:心絞痛、心律不齊、牙床疼痛、肩膀酸痛、煩躁不安、胃痛、胃脹、嘔吐、大汗淋漓等。 以上這些症狀可以單一出現, 也可以同時出現。

一般來說, 最為典型的心梗症狀是心絞痛, 多數人表現為胸口或心前區(左胸)劇烈的持續的疼痛, 可伴有呼吸困難, 不停地更換姿勢也不能緩解, 此時會有煩躁、恐懼湧上心頭, 很多人還會感到“我不行了, 我活不長了……”這樣的瀕死感。

但不是每個心梗病人的首發症狀都是心絞痛。 有的病人可能會覺得腮幫子痛、牙齒痛、背痛、胃痛、胸悶、呼吸不暢等, 對於這些不典型症狀, 有冠心病史的病 人, 一定要提高警惕, 千萬不要大意, 一旦發覺不妥, 最好先躺下觀察, 如果短時間內沒有緩解,

症狀進一步加重, 還出現了心絞痛、大汗淋漓症狀, 那麼不要耽 誤, 馬上送院治療。

馬上送院比吃藥重要

王景峰說, 一旦懷疑自己得了心梗, 最重要的是呼救, 撥打120送醫院。 注意的是, 此時必須平躺, 千萬不要亂動, 更不要自行走路去醫院。 這樣做的好處是減輕心臟負擔, 以免增加心梗的面積, 以支持到救護人員的來臨。

很多冠心病人會隨身攜帶硝酸甘油, 萬一心絞痛了可以隨時含服。 王景峰提醒說, 服用硝酸甘油時, 要留意血壓情況, 如果血壓偏低, 硝酸甘油慎用。

也常有病人會問, 不吃硝酸甘油, 那吃阿司匹林或丹參滴丸可以嗎?對此, 王景峰教授回答說, 目前丹參滴丸並沒有明顯的緩解心梗或治療心梗的作用。

而阿司匹 林, 則要等醫生到來, 由醫生決定是否應該服用。 因為劇烈胸痛也有可能是主動脈夾層破裂, 阿司匹林是抗凝藥, 會增加出血, 萬一這時服用, 就是雪上加霜。

心梗來臨, 病人能做的就是靜躺不動, 等待救護。 家中或身邊有吸氧儀器的話, 那趕快吸氧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治療保命措施123

心梗一旦發生, 醫生會根據病人情況採取緊急必要的治療措施。

1.最常見的辦法是進行心臟介入手術。 對符合緊急介入治療的病人, 醫生會把一根金屬導絲和導管, 從病人的手腕或大腿根的動脈處探入, 一路向上, 進入心臟 的冠狀動脈, 到達被堵塞的地方。 這時, 醫生會打開導管上的氣囊, 擴大冠狀動脈狹窄的部分, 讓血流恢復暢通。

這種辦法已經非常成熟, 效果顯著, 創傷也小。

2.如果心梗病人冠脈病變非常複雜, 那麼僅靠介入難以解決問題。 對於這部分病人, 醫生會建議他們進行心臟搭橋術。 即用一根通暢的血管(常從病人身上取或 用人工血管), 連接被堵血管的上下游, 讓血液繞開狹窄或堵死的那一段動脈, 像架起一座高架橋一樣, 使得原來缺血的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 這是目前公認的 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辦法, 沒有機會做介入或做了介入效果不好的病人, 大部分都可以進行選擇。

3.如果附近的醫院沒有進行介入治療和搭橋手術的條件, 那麼醫生也會有權宜之計, 使用藥物溶栓的辦法, 選擇靜脈滴注溶栓藥物, 來溶解血栓, 打通給心臟供血的血管。

王景峰教授說, 心梗發生後, 經過醫生的及時搶救, 好運的病人會從鬼門關裡轉回來, 但是心臟功能常會受到影響, 有的人心梗後心臟會變大, 有的人心臟功能會 明顯減弱, 甚至可能由於壞死的心肌破裂而導致心臟破裂死亡。 所以, 心梗病人就算恢復, 也不能大意, 防患未然最重要。 日常生活裡要記得千萬戒煙, 少吃油鹽, 保持排便通暢, 按時吃藥, 遵醫囑定期體檢, 特別是進行動態心電圖的檢查。 不要以為裝了支架就萬事大吉, 因為後續治療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 才是挽救生命的 關鍵。

Tips

感覺不舒服千萬別忍

王景峰提醒說, 雖然很多時候心梗發病的症狀不典型, 但病人還是能夠感覺到此時與往常不同,

所以, 千萬不要忍。 很多人怕來醫院看病, 覺得忍忍就能過去, 但病情就這樣耽誤了。

必須注意的是, 去醫院要記得帶上過往的病歷資料, 方便醫生瞭解病史, 正確判斷, 爭取搶救時間。